第33章 苦守寒窑十八载(第3/6页)

永安王低头喝了一口茶,似乎有些明白许殊的怨恨是从何而来的了,原来是由爱生恨。他咳了一声问道:“那西凉国王还在你寒窑中吧,本王派人去将他捉拿?”

许殊浅笑摇头:“且慢。王爷,光是擒了他有何用?没了他,西凉必会再选出一名国王继任,这怎能叫不世之功呢?”

永安王眯眼打量着许殊:“那依三姑娘所见?”

许殊轻轻放下茶杯,笑了:“自是吞并西凉,扬我大唐威名。王爷若能收服西凉,让其归大唐,必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个男人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若攻下西凉,将西凉正式纳入大唐版图,扩大了大唐疆域,这大唐皇室子弟,还有哪个能跟他争锋?皇位岂不是如探囊取物?

这简直是名利双收的一件好事。

不过兹事体大,仅凭一面之词,永安王不会如此就信了许殊。

“三姑娘可有全盘计划?”

许殊轻轻一笑说:“有,先劝我父回乡,颐养天年吧。这薛平贵邪门得很,我父一碰上他就降智,一直跟他过不去,我甚是不解。”

就算不甘心女儿嫁给他,可木已成舟,而且都多少年的事了,王相身为相国,天天国家大事都忙不过来,至于天天跟着薛平贵过不去吗?可这出戏剧里,王相就像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家伙,盯着薛平贵不放。

永安王对王薛两家的恩怨不大了解,不过若能将王相这个绊脚石搬开,让自己的人上位,对他来说亦是一件好事。

只是,永安王无奈地说:“王相老当益壮,国之栋梁,怕是离不了他。”

这都是场面话,许殊自然明白永安王顾虑的是什么,来的路上,她就将办法都想好了:“殿下,我父年纪大了,老毛病多了,实在不宜劳神费力。一会儿民妇回去探望他,若他气出了个好歹,还麻烦王爷帮忙请个大夫给他看病。”

堂堂丞相,还缺大夫看病吗?

永安王听懂了许殊的暗示,诧异的同时,想了想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王相年纪大了,要是身体不好,检查出了什么毛病,那自是只能退位让贤了。他只需要事先买通大夫,在诊断上做点手脚就行了,这对他而言不是什么难事,他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点小忙,三姑娘不必客气。”永安王微笑道,他现在对许殊有些刮目相看,主动示好道,“三姑娘这一去,本王如何联系三姑娘?”

许殊起身,笑道:“不日,民妇那夫君应会买一两个仆人,王爷派个得力可信的便是,有劳王爷了。”

薛平贵虽说在西凉有权有势,可回到京城,在身份暴露之前,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普通人罢了。

永安王赞许地看着许殊:“三姑娘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了,那本王便放心了。”

许殊笑了笑:“王爷,告辞!”

离开了王府,许殊直接去了王家,也就是原主的娘家。

王夫人见到女儿自是伤心难过,抱着女儿心肝心肝地叫。王相就没什么好脸色了:“你还知道回来?不是跟老夫断绝了关系吗?”

许殊推开了王夫人说:“是啊,断绝关系了,那又如何?我今日回来便是问你要点零花钱的,你若不给,那我便要将十几年前,你在书房里跟人说的那事……”

其实这事纯属许殊胡揪的,但当丞相这么大的官,王相肯定多少干过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且她扯的是一二十年前的事,其实有几个人还记得啊?

王相见她说得笃定,自己又想不起来,肯定不会怀疑她说的是假话。

果不其然,王相一点都没怀疑,只是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指着许殊:“你……你这个逆女,老夫,老夫怎生了你这么个东西,来人啊……”

许殊一口打断了他的话:“你可想清楚了,今日若将女儿打了出去,那明日你做的好事都将传遍全京城。”

“你……你……”王相年纪本来就大了,被她这么一气,气血上头,脑子一懵,直接昏了过去。

王夫人急得抹眼泪:“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气你爹,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许殊冷眼看着她:“没什么好说的,一点小钱他都不舍,那我走便是。”

说着气冲冲地出了相府,跟出去找大夫的家丁几乎是同时出门的。

看着家丁远去的方向,许殊只希望永安王办事给力点,别这时候掉链子。

在京城这么一晃悠,许殊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太阳西斜,再过一会儿,天应该要黑了。

她得赶紧回去,看看薛平贵还在不在。哎,他若是直接因为失血过多,死在窑洞里便轻松了。

可惜祸害一千年,许殊到了窑洞,点燃了油灯,只看到地上有一滩血,早不见薛平贵的踪影了。果然是祸害一千年,好人不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