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页)

不多时,就听得下人来报:“夫人,定北侯夫人携他们家的二奶奶来了。”

许殊赶紧迎了出去,激动地抓住杨夫人的手说:“杨夫人,二奶奶,你们来了,快里面请!”

杨夫人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舒服,因为她家大孙女的婚事不大顺利。

本朝姑娘一般十四五岁就开始说亲,及笄嫁人,甚至还有更早的。杨家大姑娘因为薛煦州一直在外征战的缘故,等到了十七岁。本来以为这次薛煦州回来就能成亲了,谁知道出了这等变故。

如今杨家大姑娘的名声受损,年龄也被薛煦州耽搁拖大了,相看就不是那么顺利,高不成低不就的,几个月还没合适的,再看如今薛家的满堂大红喜字,心里焉能是滋味。

若不是家里的老头子非要她来,还送了重礼,说什么不能让人觉得他们杨家小气,她才不愿意来呢。

杨夫人撑着笑容,跟许殊道了喜,又说了几句场面上的恭贺话,这才随许殊进招待女宾的大厅。

来往的宾客将这一幕收入眼底,有好奇的,有看好戏的,也有不解狐疑的。还以为薛杨两家要老死不相往来了呢,没想到这杨家心胸还真够宽阔的,竟还送厚礼祝贺,似乎两家的关系半点都不受影响。

——

这事自然也传到了太子的耳朵里。

他摔了毛笔,白玉般的脸上戾气纵生:“杨老头是铁了心要跟薛家搅和在一块,脸都被薛家打肿了,竟还派人去祝贺送厚礼!”

“殿下消消气!”东方先生劝说,“这许是定北侯怕失了面子,故作姿态罢了。”

太子眯起眼:“你也说是也许了。咱们的计划得加快了,今天薛煦州成亲,杨家大姑娘呢?”

自从太子有意跟杨家结亲之后,便安排了人留意杨家的动向。东方先生马上回道:“杨家大姑娘前几日就去了西山的白云庵,估计是为了避开薛陆两家的这场婚事。”

“很好,准备一下,明日孤要出行。”太子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东方先生马上明白了太子的意图,有些不赞同:“殿下,定北侯老奸巨猾,这事一个弄不好,恐会让他心生警戒!”

太子瞥了他一眼:“让下面的人安排好,偶遇,英雄救美,孤对其一见倾心。况且,只要他杨氏女嫁入东宫,杨家便绑在孤这艘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他日荣登大宝的不是孤,他们杨家也没好果子吃,便是不心疼女儿,为了阖府的荣华富贵,他们也知道该怎么选!”

“东方先生,皇室式微,大半兵权掌控在几家手里。若孤不行险招,迟早有一日,我连氏要步了那晋国的后尘,此事就这么定了!”

晋国如今的皇室是前朝的大将军,掌握兵权,架空了前朝皇室,最后直接灭了前朝皇室,自己称帝。大燕皇室接连几代都病弱,今上更是沉迷炼丹不老之术,不理朝政,权力分散到了几大臣子手中,跟晋国前朝何其相似。

东方先生一默,叹道:“殿下雄才大略,殚精竭虑,定能如愿,老夫这就去安排!”

太子一笑:“有劳先生,等娶了杨氏女,西大营就能为我所用了!”

东方先生明白,太子是在强调此事的重要性,他连忙表态:“太子放心,老夫一定办好此事!”

——

与京城的繁华相比,山上就要清冷得多。

五月十一日清晨,杨丹凝起床后,贴身服侍的丫鬟冬儿连忙端来热水,服侍她洗漱。

“姑娘,马车已经安排好了,用过早膳咱们就出发!”冬儿说了今天的安排。

杨丹凝秀眉一颦,有些不情愿,山上清净自在,她着实有些不想回去。回去就要面临家人、小姐妹们同情担忧的目光。

她知道,因为退婚的事,祖父母、父母都觉得愧对她,一直想补偿她。可越是这样,她越不自在,甚至还有逃避的心理。

可她今儿要是不肯回去,祖母怕会更担心,说不定明日就会杀到山上来。

叹了口气,杨丹凝无奈地说:“知道了!”

用完了早膳,冬儿收拾好行李,扶着杨丹凝上了马车。

马车驶出白云庵,一路往山脚下走去。行至半路,拐过弯道,拉车的马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突地一扬马蹄,不要命地往山下冲。

山路本就崎岖不平,骤然加速,马车跟着颠了起来,车里的主仆俩身体一歪,重重地磕到车壁上。

“姑娘,你没事吧……阿祥叔,快停下来,你快点,姑娘……”冬儿急得语无伦次。

赶车的阿祥使出了以往的法子,但马根本不停使唤,还是一路狂奔,他惊恐不已:“马发了狂,停不下来,完了,完了前面是悬崖……”

风中传来阿祥绝望的声音,杨丹凝主仆听到这话顿感无望,抱在一块儿,惊惧地看着路边的景色飞逝,马车不要命地直往前方的悬崖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