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大宋禁卫军(第3/3页)

后者看了,也没看懂。然后给韩德勤。

韩德勤看后,他的心里就想说两个字:“贼娘!”

你们看不懂,好像本大将军就能看懂似的。这不是欺负人吗?

文官看不懂,还情有可原,但是韩德勤身为武将之首,他觉得自己该努力一下。然后眼珠子盯在图纸上,仿佛定住了一般。惹地皇帝和章惇、李清臣频频侧目,还以为韩德勤这家伙看出了门道。可是边上的自鸣钟,滴答滴答响个不停,似乎在不停地对韩德勤嘲讽。

良久,韩德勤仰起头,羞愧道:“官家,臣惭愧!”

就连赵煦都给了韩德勤一个冷眼,看的如此认真,还以为看懂了呢?

身为皇帝,赵煦也不想两眼一抹黑,就光听李逵的掰扯。他倒不是信不过李逵,就冲着和他是连襟的关系,皇帝在大部分时候也得向着李逵。可向着李逵是向着李逵,赵煦也不想自己像个傻子似的,李逵说啥,他只有迎合的份。

比如说大炮。

李逵弄出来之后,赵煦连知都不知道,等到他听说有了这等神兵利器之后,李逵已经用火炮加弩弓,击败了西夏的王牌骑兵——铁鹞子。

这种满身重甲的重骑兵,面对炮膛里射出来的实心炮弹,如同纸糊的一般脆弱。

这也是为什么李秉乾在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宋签订停战协议。这不是西夏没有一战之力,而是面对火炮,他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战术去抵挡?

火枪,火炮,加上骑兵。

这样的配合似乎已经是李逵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配合。

但要让他说好到什么程度,李逵也说不出来,只有在战场上用过,才能彻底清楚,热武器兵种,到底该如何撘配。

连李逵都说不清楚了,更不要问李清臣、章惇等人了。

韩德勤迟疑道:“人杰,你是要筹备建军了?”

李逵点头道:“燧发枪已经定型了,基本上外形就这个样子,不会改变。至于产量,要看冶铁工坊的工艺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要求。如今武器已经定型,自然要招收士兵,组建第一支火器军。”

韩德勤闻听,顿时来劲了,笑道:“还没有名字吧?”

“什么意思?”李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说武器吗?怎么就转到了起名字的频道上?不过要说火器部队的名字,还真没有。

按照大宋对禁军的取名方式,如果驻守地方的禁军,就会按军镇的名字取名。

比如说:绥德军,淮阳军。

如果是为提气,达到一种从气势上压到对方的取名,会有:万安军,积石军。

有些是招募的新军,比如说积石军,建立时间就不长。一般都是地方文臣取个名字,上报就可以了。但火器营不一样,配备了火炮、火枪和骑兵。这里面,火炮是大宋能够拿得出手的威力最大的陆战武器,火枪是被寄予厚望的武器,而骑兵,是大宋最为金贵的兵种。

这三个兵种混在一起,必然是陆地最强的存在。

要是能够给这支军队取名字,或不定会名垂青史。

韩德勤搓着手,正要开口说个响亮的名字。

咳咳咳

咳咳咳

咳咳咳

皇帝,章惇,李清臣,三个人用威胁的眼神盯着韩德勤,让他瞬间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威胁。这也很好理解,堂堂皇帝,堂堂宰相,连李逵要组建的军队怎么作战都理解不了,什么空间,什么距离,奔袭……他们都没听懂。

仿佛这事和他们完全没关系似的,太打击人了。

忽然他们发现,原来并非无法参与,而是没想到。取名字不仅能获得满满的存在感,还有超人一等的满足感,这等好事,你一个武将想要独揽,滚一边去!

韩德勤委屈地缩了缩脑袋,卑微的像一条做错事的土狗。

李清臣道:“要成军的话,要按照禁军的规矩来?”

“火器,从无到有,凭什么要跟着规矩办?”章惇冷言冷语道,他就不能让李清臣得意了。

而在边上的皇帝,突然脑子里有了个决定,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仿佛要冲破胸膛,呼之欲出。平日里会让着宰相的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开口,而且还是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朕决意,火器营成军之日,朕将命其为:大宋禁卫军。”

“好!陛下英明,大宋禁卫军好!”韩德勤高声赞道,看着李清臣和章惇一脸可惜的样子,心里痛快极了。

让你们俩老头威胁本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