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治世(第2/3页)

这样做的好处是整个宇宙发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悬难解的很多问题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还出现了许多善于制造发明的家族,比如公输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这样也有一些坏处,最大的坏处是天界的整体佛心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杀伐。杀伐之事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时一次骚乱之后竟然损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市和玉清众神已经认识到天界管理的缺陷,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良,这才下令各界探讨适合于天界管理的方案。这也就是王母设置此关并给予重赏的原因。”

叶昊天听后有些疑惑,问道:“不是还有佛祖主管心性变迁的吗?按理说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市的管理应该容易很多,根本不应该出现天界众神佛心骤降的问题。”

巫相播头叹息道:“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人们往往只重视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死后的六道轮回并不在意。这从神丹币和佛心币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来,本来两者之间是一比一的关系,现在却成了十枚佛心中才能兑换一牧神丹币。目前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佛祖和众位菩萨苦口婆心劝人向善,别人却不理不睬毫不动心!由此可见单有佛祖的管理还远远不够,还要寻找其余的方案作为补充。”

叶昊天听完也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天界的管理也面临着人间同样地问题。这个问题只怕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必须反复探讨仔细求证才能逐渐完善。我只能粗略地试试自己的想法。”这时他看到坐在巫相身后的年轻人正在飞速的写着什么。

巫相看他注视自己的身后,笑着解释道:“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闯关者关于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须记录下来。然后由守关人摘录有价值的部分上报天庭,为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别新颖地东西还会转给玉帝审阅,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兴,说不定还有额外的赏赐。”

叶昊天一听来了精神,自己曾径答应三位大儒力争改变儒家在天界处于底层的地位,现在不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吗?不管结果会怎样,自己总应该尽力争取一下。

想到这里,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将儒家的“仁”功能展开来,使自己的心跳跟对方的内心波动完全一致。然后才用无比亲切而诚恳的声音道:“晚辈认为,如果不考虑佛心的管理,只从玉帝主管世间万物地角度来说,无论是天庭的管理还是人间的管理都离不开道与法,同时还应该加上儒家的因素。

其中道家无为而治,主张‘主逸臣’,‘上无为而下有为’,以虚静无为为根本,顺应事物本身。因势利导。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故能主宰万物。

法家则主张通过‘寄治乱于法术’,不但要任法不任智,‘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还要让一切人与物的资源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儒家的‘无为’是要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实现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玉帝和神职人员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会像众星拱北斗一样顺从其治理,这样便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道、法、儒三者之间应该密切配合,互补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较完善,达到三足鼎立的稳定状态。”巫相听得两眼放光,鼓掌赞叹道:“好,先生讲得十分透彻。不知能不能举个例子来听听?”

叶昊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茶水很奇特,不禁低头看了两眼,道:“前辈,这天风茶清凉爽怡,果然不同凡响!”

巫相听他讲到关键之处,正在满心欢喜之时,闻言只是道:“是,是,请先生接着讲治世方略。”

叶昊天接着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汉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书和百家学说,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被彻底焚毁。甚至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秦朝很快因为残暴统治而迅速垮台。当刘邦领军进入长安的时候,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的苛法。这就是从法家到道家的转变。

汉朝初年‘黄、老’大兴,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才有了当时的。文景之治’。

后来汉武帝感到,如果要维持统一,还是要统一帝国内的思想。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宣布儒学为官方学说,六径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积极得多,也温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样不加区别地禁绝一切学派,而是从‘百家’之中选出一家,即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帝国的教义。还有一点不同,汉朝的措施没有颁布对于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罚。它仅只规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须学习六径和儒学。以儒学为教育的基础,也就打下了以后居代考试制度的基础。”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下来喘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