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页)

种种迹象都表明,顾晨这趟差事不单纯,只是顾晨不愿多说,他们也不清楚内里,自然不好多问。

顾大伯欲言又止地看了儿子一眼,又瞧了瞧薄春山。

顾玉汝看到这一幕,没有说话。

……

很快午饭就做好了。

因为也没有外人在,就坐了一桌。

顾玉芳没有出现,吃饭时赵氏还问了她一句,孙氏又让顾于成去叫她,得到的结果是她不饿。

孙氏道:“这丫头我是拿她没办法了,跟我怄气呢,她姐婚事定了后,我便说要给她说亲,因为这事跟家里一直闹别扭。”

这也算解释了顾玉芳为何这种场合都不出面的原因。实际上内里到底如何,只有顾家人自己知道。

赵氏感叹道:“那日玉汝成亲,我还觉得玉芳长大懂事了,没想到因为这点小事闹,这丫头也真是,哪个女子长大了不嫁人的?”

“可不是!犟筋犯了,不管她,也许过阵子就好了。大嫂来吃饭,她等会我让于成给她送点去,也饿不着她。”

遂,大家也就不管顾玉芳了,各自就座,开始吃饭。

男人们自然要喝酒,可今日顾大伯和顾晨喝酒的兴致都不高,薄春山也就没过多的找他们喝,多是和顾明喝。

一顿饭罢,女人们去收拾洗碗,男人们则去一旁喝茶说话。

薄春山想了想道:“大伯、晨大哥,若是有什么难处,直说便是,我要是能帮的一定帮。”

“难处?”顾明看了过来,他也是反应慢半拍,“大哥,晨子,你们是不是碰到什么事了?”

顾晨脸色有些勉强,“没什么事,一点小事,已经解决了。”

见儿子都这么说了,顾大伯虽有些欲言又止,到底什么也没说。

再多的,作为一个外人的薄春山,就不好再多说了,人家自己都说一点小事已经解决了,他再插手太过就是越界。

本身他也是看出顾大伯父子似乎碰到什么难处,才会看着关系多嘴问一句。

又坐了一会儿,顾大伯一家便告辞了。

按规矩,新妇回门,最好是待在太阳落山之前归才好,这样才能说明娘家重视女儿。

不过两家也不讲究这规矩,关键是离得太近,抬脚就能到,薄春山和顾玉汝就回去了。

因为薄春山说顾玉汝困了要睡一会儿,按规矩女儿女婿回来可以在娘家住,但是不能同房,顾家也没地方给两人分开住,不如回家去,想怎么睡怎么睡。

.

另一头,顾大伯在路上便心事重重的。

回到家后,便将儿子拉到书房去说话。

“方才春山既然开了口,你就不该拒了,不如顺势请他帮个忙。他三教九流,认识的人也多,你二叔不知道里面的事,以为春山以前不过是个小混子,实则他以前在的那个龙虎帮,在定波当地势力极大。”

顾大伯既然是在酒楼做账房,又怎会不知道惯是喜欢到处找人收保护费的龙虎帮?

他之所以没跟顾明说这事,一是等他知道时,薄春山已经‘改邪归正’了,跑去当了捕快;二则是因为薄顾两家定亲太快,他还不知道,亲就定了,何必说出来再添是非。

再加上顾明这趟去临安赶考,回来后只差把薄春山夸上天。

顾大伯也知道弟弟能中举,多亏了薄春山这一路护送,据说还救了不少平民,这也证明了薄春山确实人不错,人家既然现在不混了去当捕快,就说明跟以前划清了界限。

可恰恰也是因为此,这次顾晨‘出了事’,顾大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薄春山,这也是他为何之前在顾家几番欲言又止。

“爹!”顾晨有些无奈,“你说的我都明白,但这事不是春山能帮忙的,若是他能帮上忙,自是不用你说,可他帮不上什么忙,何必把人牵扯进来。”

顾大伯就很不赞同了。

“怎么就帮不上忙了?你不是说你押送这趟货很危险,你师傅就是因此受了伤,差点没送命,才会有你这趟临时顶替?春山会武,既然能和倭寇搏斗,斗几个逞凶斗狠的人难道不行?他又是捕快身,若真有什么事,这也是个威慑。再不济,让他多请几个放心的人保护你,就当咱家出钱雇,只要你这趟能安安稳稳回来,银子花了就花了。”

顾大伯所言也不是没道理,甚至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顾晨其实也觉得他这个主意不错,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毕竟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平时哪里去接触懂武艺能打杀的人,能通过薄春山找几个这样的人,其实也不错。

可他却知道这一趟极为危险,而且里面牵扯错综复杂,恐怕就算找了薄春山,也没什么大用。

因为心中有事,也是顾晨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不免透了些口风给了他爹知道,也免得若真出了什么事,家里什么都不知道,如无头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