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7页)

即使是对语文课本记忆深刻的人,大概率也只能记得这一首《咏怀古迹其三》,剩下四首根本毫无印象。

果然船夫把难题丢给几人:“几位小师傅,那位诗人很出名的,你们知道我刚才说的,是哪五首诗吗?”

五人面面相觑,根本背不来。

突然,山峡间狂风大作,小船开始拼命摇晃,船夫也露出狰狞的神色来:“既然背不出,就等你们能背的时候再上船吧!”

船体猛烈的晃动,澎湃的浪涛几乎要将小船掀翻,可船夫和李白却在船上稳如泰山,只有沈亦他们几人被巨浪晃下了船。

江水冰冷刺骨,浪涛几乎要将人的身体撕裂,水不长眼地往口鼻中使劲儿钻。

江衍落水之后迅速化身小白龙,然而即使是水中蛟龙,也几乎被这邪乎的浪涛扭称麻花。

五个人中就沈亦的体力最差。

三师弟雷虎的技能加成是水性好,他虽然被卷入浪底,却在水下游刃有余,二师兄和苏承望虽然水性不如雷虎,但至少不会被水呛到。

只有沈亦一个人在凶猛的浪涛中浮浮沉沉,险些被拍成傻子。

幸好江衍很快适应了在激浪中行进的规律,他迅速将几人捞起驮在身上,本来想着直接飞起来,却发现这江水像是带着什么沉重的引力似的,他根本逃不开。

已经爬到江衍背上的沈亦尽职尽责,一边吐水一边数人数:“三师弟呢?!”

小白龙的背上只有耳朵耷拉着的猪八戒,浑身毛发都湿透的瘦猴以及奄奄一息的师傅。

最善水性的三师弟雷虎并没有出现。

“雷虎不会被浪冲走了吧?!”

不仅是因为有水性技能加成,还因为身为军人的他曾经做过潜水训练,所以雷虎在掉下船的第一时刻就迅速潜入水中,此时的他正扒在那艘载着他们进入巫峡的小船船底。

原本他是打算找机会翻上船的,结果却在船底发现了一样重要的东西。

船底被木板钉的斑驳,雷虎在其中的一块木板上发现隐约有文字刻在上面。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好像就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中一首?!

雷虎立刻徒手将木板掰下来,他刚松开手,船身就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射出去,迅速消失在眼前,只留下一串白色泡沫。

雷虎举着木板浮出水面,这才发现巨浪似乎停了。

几位队友正骑在小白龙身上,就在他身后不远处。

沈亦看到他立刻激动大叫:“雷虎!雷虎在那儿!”

白龙游到他身边,雷虎也翻身爬上来,把手中的木片展示给众人看。

苏承望分析道:“所以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五首诗的线索,就可以重新上船?”

“所以现在是追不上那条船了吗?”雷虎问。

江衍扭过头来,龙须轻轻甩动:“追不上,那艘船很快就消失了,我们不论怎么加速都找不到他。”

“而且,”江衍试图向岸边游去,可不论他游多远,江岸始终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岸边也永远游不到。”

“在集齐五首诗之前,我们必须一直飘在这条江里。”

众人还没来得及叹气,原本已经陷入平静的江面突然又产生了一道逆流而来的浪。

与刚刚的浪涛不同,这浪……仿佛是有什么庞然大物从水下跃上来一般。

几人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苏承望立刻召唤猴子猴孙,无数猴子们出现在周围的山上树上,一片“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壮观景象。

雷虎和王天振则稳住沈亦的背脊,几人中他战力最弱,如果真的有什么怪物出现,战斗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他。

眼看着眼前有什么巨物即将浮出水面,江衍回头冲沈亦低喝一声:“抓稳了!”

然后迅速俯冲进入水中。

下一刻,他们刚刚的位置突然出现一道高速旋转的涡流,很快一张长着密集牙齿的巨型鱼口浮出水面。

那是一条至少有十多米长的浑身青黑的大鱼。

它口中牙齿锋利,见几人轻松躲过,迅速钻入水中再次袭来。

苏承望立刻召集猴子们,他趁着鱼身拐弯之际迅速从江衍身上跳下来,和众猴一起扑到大鱼身上。

鱼身鳞片滑腻,根本无从下手,许多猴子都被它甩落下来。

苏承望咬着牙顺着鱼鳍往上攀爬,大鱼也发现了身上的异样,疯狂扭动身体想把他摔下去。

苏承望抱着锋利的鱼鳍,手掌和胳膊都被划出了血痕,却咬着牙死死不撒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鱼鳍正下方的一片鱼鳞上发现了几行文字。

正是咏怀古迹中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