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两人都沉浸在那桩牵连了数百人的惨案中心有戚戚,半晌没说话,忽然朔玉在外面问了声:“皇上,御膳房烤了些鹿肉送过来,您这会儿可要传膳吗?”

沈映醒过神来,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一听朔玉说有烤鹿肉,肚子便自觉地发出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唱起了空城计。

沈映感觉奇怪,傍晚的时候膳房还没说有鹿肉呢,这会儿又是从哪里打来的鹿,便问:“哪里来的鹿肉?”

“我回京的路上打的。”顾悯接过话道,“本来想回到府里亲自给皇上做烤肉,可一回去便发现人去楼也空,我便带着鹿肉一起进了宫,皇上是不是还没用晚膳?要不先传膳?不然吃得太晚,鹿肉不容易消化。”

沈映点点头,“正好朕也感觉饿了,行,那先传膳吧!”

晚膳很快端了进来在桌上摆好,两人洗完手,在桌旁坐下,朔玉站在一旁给他们布菜。

彼此之间终于敞开心扉,顾悯从未感觉过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轻松过。

来之前的所有压力和忐忑,此刻都烟消云散,顾悯没有告诉沈映的是,当沈映主动抱住他说“心疼他”的那一刻,他整个人仿佛置身在天堂一般,甚至觉得即便听完那句话下一刻就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不过自然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受,现在的他才舍不得死,顾悯借着喝酒为掩饰,时不时眼睛往沈映身上瞟,他何其有幸,能遇上这样一个人,高高在上,却唯独肯为他屈尊降贵,人生能得一如此知己良缘,命运总不算太苛待于他。

沈映怎么可能没注意到顾悯看自己的眼神,心里也是徜徉着一片柔情蜜意,忍不住看着顾悯打趣道:“怎么光顾着喝酒不吃菜?”

顾悯放下酒杯,“臣不饿。”

沈映挑眉不相信地道:“朕看你还没怎么吃,哪里就饱了?”

“因为,”顾悯深深看着沈映,一字一顿道,“秀、色、可、餐。”

旁边还有伺候的宫人在,在人前沈映得端起皇帝威严的架子,不能随意嬉笑打闹,虽然心花怒放,也得不能表现在脸上,努力绷住自己要往上翘的嘴角,装着正儿八经地道:“你可以让你府里的厨子以后做菜都不用放油了。”

顾悯不明所以:“为何?”

沈映轻哂道:“因为你这个人本身就油腔滑调,还放油作甚?”

在给沈映布菜的朔玉听到沈映损顾悯的话后,没忍住嘴里发出“扑哧”一声,怕沈映责罚,连忙放下筷子跪下来认错:“奴婢御前失仪,奴婢该死!请皇上恕罪!”

沈映抬抬手,“起来,朕本来就是在讲笑话,有人笑就说明朕这个笑话讲成功了,要是没人笑,那朕才尴尬,你又何错之有。”

顾悯不满地提出抗议:“皇上,臣不觉得有什么好笑,臣哪里油腔滑调了?”

明明是某些人不解风情。

沈·直男·映一本正经地道:“朕就是同你开个玩笑,你要是认真你就输了。”

顾悯:“……”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说甜言蜜语了。

两人说说笑笑地吃着饭,忽然有小太监急急忙忙从外面进来,跪下禀报道:“皇上,冯太妃薨了!”

朔玉连忙过去斥责那小太监:“昏了你的头,什么冯太妃,那是冯庶人!”

冯太妃和杜谦仁谋朝篡位,早就被沈映下旨废为庶人幽禁在冷宫里,沈映听到她的死讯后脸上丝毫没有惊讶之色,慢慢放下手里酒杯道:“知道了。看在她当年伺候高宗的份上,朕赐她一具薄棺入殓,其他的,让下面的人看着办吧。”

朔玉弓腰道:“皇上仁慈,奴婢这就命人去做。”

朔玉领着传话的小太监出去了,沈映挥了下手,让左右宫人也都退出去伺候,暖阁里就只剩下沈映和顾悯两人。

顾悯忽然想到他进宫之前派人去北镇抚司问话,结果回来的人禀报说杜谦仁已经自缢死在了狱中,而就在同一天晚上,冯太妃也随后死在冷宫里,这两人的死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顾悯打量着沈映淡定的表情,试探地问:“皇上听到了冯氏的死讯,问也不问她是怎么死的,似乎对冯氏的死早有预料?”

沈映抬眼看着顾悯,不答反问:“你知道,杜谦仁是怎么知道你的真实身份的吗?”

顾悯摇头道:“说实话,我也有些意外杜谦仁会知道我是谁,想不到是什么时候露出了端倪叫他发现了。”

“不是你在杜谦仁面前露出了端倪,”沈映吃饱了站起来,活动了下身体,漫不经心地道,“而是冯氏告诉他的,冯氏说,你和你的父亲徐大人长得很像,她一开始瞧你便觉得眼熟,后来就想起来了你像谁,猜到了你是徐家的后人。”

“竟是这样。”顾悯摸了下额头,颇为意外,没想到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竟然还有人记得他父亲的样子,还会有人通过他的长相就能把他认出来,默然片刻,又想到了什么,站起来看着沈映,“所以杜谦仁和冯氏的死,都是皇上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