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4页)

尚书权力巨大,他得慢慢考察合适的人选,安插自己的心腹坐上尚书的位子,这样才能把六部和内阁全都掌控在自己手里。

等到空缺的职位全部安排好,厅堂里哪有还什么刚死了同僚沉痛悲伤的气氛,大多数大臣的脸上都按捺不住流露出升官的喜悦,一时间,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安排好了各部的空缺,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此次平叛,功劳最大的就数顾悯和林振越,这两人自然是留到最后封赏。

沈映先给林振越封了龙虎大将军,爵位也从固安伯晋升到了固安侯,又厚赏了林凡等林家其余诸将,林家通过这次平叛立下了勤王之功,在京中权势大盛,在武将之中更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虽然沈映并不怀疑现在林家对自己的忠心,但自古帝王都不会想见到朝中势力是一人独大的场面,两相制衡才是帝王之术,毕竟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而可以用来制衡林家的,也就只有目前看来是忠心于他的顾悯。

沈映趁林家将叩头谢恩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打量了眼站在他左手下方的顾悯,顾悯现在已经是侯爵,侯爵往上一级是公爵,若晋升他为国公,那顾悯今后在朝中未免也太惹眼了些,树大招风不是好事。

不过,有时候谁的权力大也不是看官职品级高低的,也看谁更得当权者宠信。

于是等林振越他们起来后,沈映清了下嗓子,看向顾悯扬声道:“临阳侯、锦衣卫指挥同知顾悯听封!”

顾悯撩起衣摆下跪,“臣在!”

沈映道:“擢升尔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掌锦衣卫、诏狱,另赏白银万两、黄金千两……”

群臣听沈映说到这里以为后面还有其他的封赏,等了一会儿,皇帝都没继续往下说,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对顾悯的封赏竟然只有这么多!

众人不禁为顾悯感到不公,他原本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升到锦衣卫指挥使不过才官升半级,立了这么大功劳才得了这么点的封赏,相比林家,皇帝未免也太不公道了点,况且就算官职爵位不升,那起码也晋个位分什么的,就只赏了点金银算怎么回事?

但顾悯却似一点儿都不觉得委屈,毫不犹豫地叩头谢恩,“臣谢主隆恩!”

沈映见他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服的神色,欣然点头道:“起来吧。”

沈映瞧了眼门外的天色,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便站起来道:“今日议事暂且就到这儿,皇宫失火,宫殿被烧,朕最近都会借住在临阳侯府上,早朝暂时是上不了了,六部九卿管事的每日就到这儿见朕,另外谁有什么要紧事请奏的,也都来这儿。好了,都先退下吧,下去把各自的差事都办好,别让朕失望。”

众臣齐声喊遵旨,正准备告退,忽然林振越道:“皇上,臣还有一件事要奏请皇上定夺。”

沈映挥袖道:“准奏。”

林振越道:“皇上,太后如今还在玉龙山行宫,既然京中叛乱已经平定,臣敢问皇上准备何时迎太后回京?”

沈映摸了下额头,对哦,差点把刘太后给忘了,这次叛乱并不是刘太后发动的,所以刘太后自然还是大应的太后,大应以仁孝治天下,于情于理他也要迎刘太后这个名义上的嫡母回京。

不过,现在京城里的局面还没完全稳定,若刘太后现在回来肯定要和他唱反调,所以得想个办法既让刘太后回不了宫,又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沈映默然片刻,心生一计,没想到冯太妃那把火倒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了,于是笑了笑道:“不急,朕方才不都说了吗,皇宫失火,里面暂且还不能住人,太后太妃长公主等人现在回来也只能跟朕一样住在宫外,可她们毕竟都是女眷,住在宫外多有不便,不如就让太后再在行宫里住上一阵儿,等到什么时候宫里修缮好了,再迎回太后也不迟。”

林振越和沈映一唱一和道:“皇上英明!还是皇上考虑周全。”

“不过,”沈映低头整理了下袖口,“杜党余孽还没全部铲除殆尽,行宫里守兵只有数千人,朕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太后的安危,还是得多派些人手去行宫加强守卫,朕才安心,林将军,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

林振越笑道:“臣遵旨,皇上请放心,臣会命犬子尽全力保护太后凤驾安康!”

众臣听得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做声,这不就是找借口变相把刘太后软禁在了行宫里吗?

谁能想到皇帝和太后离京之前,小皇帝还只是刘太后的傀儡,这不过才过去几个月,就变成了皇帝回京掌权,太后被幽禁行宫了?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等其他大臣都退下后,沈映独留下顾悯和林振越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