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变年轻的皇太后们
中秋节后。
胤祁每天一早, 就由常海接去蒙学堂上学,傍晚才送回来。
康熙想象他应该会像以前一样,古灵精怪考倒老师, 然后被告状告到赫舍里府邸。
他怎么都没想到, 胤祁竟然连续几天都没有惹祸,康熙问他上蒙学堂的感受,他摇摇头说:“这届小朋友不行。”
“怎么不行?”
“长得都不好看!”胤祁有点痛心疾首,“他们基本全都剃发了!”
康熙:“……”
康熙:“哈哈哈,你就嫌弃吧, 明年你也得剃。”下一次过年,胤祁虚岁就六岁了。
胤祁双手抱胸很生气, “我不要!”
“这可由不得你!”
“别说了别说了!”胤祁捂住耳朵,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最后, 康熙也没问出他在学堂的情况,也没人告状。
胤祁就这么规规矩矩读完了十天的书,然后在太子的指点下,正正经经写了一份心得交上来。
康熙打开他这篇心得,发现通篇大白话,反倒笑得十分乐呵,他还真想象不出这孩子写出咬文嚼字的文章。
不过等看到胤祁后半部分的内容,康熙就不笑了。
最开始的一百字,胤祁介绍了蒙学堂丰富有趣的课程安排,直夸荣妃有才华。
——荣妃这几年对育儿很有心得,蒙学堂的具体课程内容, 是皇后请她帮太子定下来的。
接着,胤祁就开始说什刹海蒙学堂的弊端。
胤祁所见,蒙学堂内学童小小年纪, 大多已有拉帮结派之乱象,并且大体分为满、汉两大对立阵营。
为首者皆为家中父兄在朝中官位较高者,利用高出身,将低出身之人收为己用,随意差遣、或当下人耍完,更屡屡有欺负幼弱孩子之势。
接下来,胤祁又写了张廷玉假扮富商之子去别的蒙学堂‘考察’的情况,那边的情况显然就好了很多。
外城的学堂里,多是商人、农人与包衣之子,商人家中有钱社会地位却低,农人地位高却穷困潦倒,包衣大多家里有官职却又是奴才身份。
而学堂的先生,皆是从翰林院等处选出的庶吉士担任。庶吉士虽然没有品级,但个个都可能是未来天子近臣,得罪不得,是以所有学生都不敢不听管教,目前为止形势大好。
相较之下,什刹海这个录取皇亲贵族与官员子弟的蒙学堂,庶吉士先生们的身份就压不住了。
可接下来,胤祁话锋一转,又说此种乱象无法完全杜绝,学堂之所以办学,就是为了教学生读书做人,将学生往正道上引导。
胤祁最后提出三个解决办法,其一是立学堂规矩严禁拉帮结派、欺负同窗和攀比等破坏和谐友爱的行为;其二是做不到公正不阿、赏罚分明的先生直接换掉;其三是派一位能镇住场子的人任职蒙学堂。
末尾,胤祁还给康熙举荐了几个能‘镇场子’的人选。
不过,康熙知道这几人肯定是太子或皇后举荐的了。
整篇心得超过千字,全部看完后康熙心情复杂,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又有种莫名心酸感。
这时候他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希望胤祁不要长大得太快了。
当天,康熙奖励了胤祁他最喜欢的珠宝,同时还奖励了助办蒙学堂有功的荣妃,当晚,还召幸了荣妃。
后宫众妃嫔皆是心下哗然——自从一年前,图海将军乞休在家后,荣妃还从未被召幸过!
而且相貌相对平凡的荣妃,可以说是这几年来第一次凭借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家族,而受到嘉奖和宠幸的。
荣妃连着被皇上召幸了几日,妃嫔们开始从中揣度圣意。
宫里的嫔妃们,德妃最会嗅风向,很快就从皇后那里要来了一份差事:管理尚衣局。
她跟尚衣局关系一向最好,而且刺绣手艺也是上佳,常常指点宫女们绣制新花样。
前阵子,她听说赫舍里家大少夫人瓜尔佳氏,领着京城中的一些贵夫人合开了成衣铺子,便通过皇后主动结交。
如今有了荣妃的例子在前,她大胆要来了尚衣局的差事,打算给旗装改一些新样式出来。
秀敏见她愿意主动揽活儿,随口便允了。她早就觉得这时代的旗装实在太臃肿了,但旗人着装有规定式样,所以不能随便改。
但也不是绝不能变的。只要皇后或皇上点头,新样式就能推广开来,人人能穿。
于是秀敏不但同意德妃去搞服装事业,还给了她几个‘孤本’设计图,其实是后世的改良旗装图鉴。
德妃只花了半个月功夫,就给后宫所有嫔位以上的主子,都新做了一套新款宫装常服,收腰纤腿、简单明丽,令康熙眼前耳目一新。
就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对自己的新宫装赞不绝口,只是两人觉得太显年轻了,不好意思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