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6页)
这会儿信息不流畅,上海货、北京货那就是流行高档的代表词,因为这两个大都市接触的外界信息最多,在服装上也紧跟潮流,模仿他们准没错。
等丁舜去了上海后,余思雅给杜锋年写了信,并寄去了钱和票,让他帮忙购买衣服,同时在信里向他了解了一下云南知青进京的情况。
其实这个事也不一定非要找杜锋年帮忙的,但人脉关系这种,就是越来往关系越密切。余思雅有心跟杜锋年交好,但两人就见过一面,平日里并没有什么交集,也不了解对方,贸然给对方写信拉家常不妥。这次请他帮忙买衣服就是很好的借口。
到北京的信走得慢,年前都不一定能收到回信。
寄完信余思雅也不管了,她还有很多工作要忙,最重要的是年终财务总结和女知青招工问题。
清河鸭这一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开两个厂子和门市部,而且达成了跟省城铁路局和宜市铁路局的合作,将清河鸭食品卖上了火车,走向全国更多的地方,因而营业额也是不断攀升,今年的账目肯定是个可观的数字。
不过这种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忙,余思雅将这件事交给了楚玉涛和杨会计。正好放寒假,楚玉涛也该好好为集团做贡献了。这一年集团的收入和支出数据都非常庞大,这会儿又没计算机这样的辅助工具,全靠账本人力计算,不是一天两天的就能盘点清楚的,估计得耗费不短的时间。
安排好这件事后,余思雅将精力投入到了女知青的招工中。这次招工的条件比之从前宽松了许多,对文化水平没有要求,只要是知青就可以来参加招工。这一点,余思雅主要是考虑到现在还在乡下的女知青可能文化水平都不是很好,好的在前两次高考应该都去上大学了。反正服装厂女工,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但为了避免太多的女同志来面试,浪费大家的时间,余思雅还是做了限制条件,一是最好有缝纫手工做衣服的基础,二是手脚麻利,做事情快,三是将年龄做了限制,只招工70年以前下乡的女知青。
之所以有最后一项规定,是因为70年之前下乡的女知青年龄都偏大,她们这批人下乡应该有十来年了,受的苦最多,家里应该也没什么门路,所以这么久都没能将她们弄回来。这是最可怜的一批女知青,即便政策很快开放,允许知青返城,但这些没有关系、没有启动资金,年纪又偏大的女知青恐怕回了城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次招工本来就带着帮扶弱势群体的意义,自然要帮这批最困难的同志。
为了尽快将信息传出去,余思雅还找了广播电台,请他们在晚上的黄金时段连续三天播出了这则消息。
广播一经播出,信件如雪花般飘了过来,每天门市部都能接到很多信件。初步的筛选,余思雅交给林红旗去做。
林红旗从差不多两千封信中选出了五百名条件比较合适的同志,将名单张贴在火车站对面的门市部门口。
这样一来,既方便了知青们来查看消息,又能帮门市部引一波流。过年了,有钱没钱,都要准备点年货,来都来了,口袋里稍微宽裕点还不得进门市部转一圈,有钱的买羽绒服,没钱的买清河鸭食品。
几天下来,门市部的生意有个小小的上涨,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通知张贴出去的第六天正式面试。
这天早上,余思雅不到八点就到了门市部,外面已经站满了排队的女知青和陪同的家人朋友。他们显然来了很久,不少人脸都冻红了,有的人眉毛上还凝聚着小水珠,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期盼地看着清河鸭门市部,神情中充满了向往。
余思雅被这情景吓了一跳。
得益于这个时代资讯的不发达,排队的知青和家人们都不认识她,让她能够从容不迫地挤进店里。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通知不是说八点半开始吗?”余思雅进门就问叶梅。
叶梅叹了口气:“七点半我来的时候外面就已经排了两三百个人吧,现在好像又多了一百多个人,哎,还不都是为了工作。”
这一刻,她越发庆幸自己当初是下乡到了红云公社,遇到了余思雅,不然搞不好她也是这排队女知青中的一员。
余思雅有些心惊,看来她还是低估了工作对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
叹了口气,她吩咐叶梅:“这么冷的天,他们排队等了很久了,你安排两个职工提着暖水壶,拿着搪瓷缸子出去,挨个倒水给他们,让他们喝点热水暖一暖。”
“诶,我这就去。”叶梅连忙点头,余总就是贴心热心。
为了能够早点结束排队,以免大家等太久。余思雅招来林红旗:“别让他们排在正门口,影响门市部生意,到侧面,仓库这里,开始面试。把这五百份简历发下去,给他们,以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