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4/5页)

都知道食为天的吃食并不会很贵,富裕或者大方一些的父母,立刻就答应下来。没那么富裕大方的,当然是先让孩子别嘴馋,先把自家的饭吃了再想旁的。

但是逢年过节本来就是图热闹喜庆的时候,看到孩子怏怏不乐的,没答应的父母回头也会再考虑考虑,起码先去打听一下价格。

于是第二天,顾茵就接待了十几个询问冰皮月饼的家长。

冰皮月饼步骤不算复杂,但是用料成本高,一小块的定价就在十文钱。

要搁平时,一般人家的孩子肯定是吃不起十文钱的零嘴儿的,但既然是过节,家长们咬咬牙也就给买了。

预定的人从这天开始络绎不绝,到了中秋的七天前,冰皮月饼已经定出去了上百块。

含香楼和望月楼都盯着食为天呢,看到顾茵鼓捣了半天也只鼓捣了孩子喜欢吃的月饼,两家人都不屑一顾。孩子们肚子小,一个人能吃几块?且父母再偏疼孩子,也不会花太多银钱给孩子们买零嘴儿。这赚头实在有限!

还是大人吃的月饼和送礼的月饼礼盒赚头大!

而这时候徐厨子总算是能做出让顾茵满意的月饼来了,预定的冰皮月饼可以来拿货了,广式月饼和周掌柜做的苏式月饼也在食为天开展了试吃活动。

广式月饼香甜,一块卖八文钱,苏式月饼鲜香酥脆,个头比广式的小一些,但因为馅料是实打实的火腿,价格也是八文钱一块。

至于客人们用来送礼的月饼礼盒,食为天这次也做了。

一个圆形的木盒子均匀隔成三块,广式、苏式和冰皮月饼各放一块,各种口味的客人都能兼顾。若是成盒买,会比单买便宜两文钱,还能白得个精巧的小木盒。木盒虽不值钱,平时用来放针线那些零碎的小东西却很不错。

这礼盒一推出,反响当即就很不错。

有人立刻说:“我娘爱吃苏式的,我娘子爱吃广式的,每年都要跑两家酒楼,家里孩子也吵着要尝尝这个什么饼皮的,这次倒是方便了!”

“是啊,含香楼和望月楼那两家月饼都不单卖,一次买多了吃不完。这月饼本来是尝尝味道,图个过节意头的,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家谁能拿这个当饭吃啊?”

还有心急嘴馋的客人,试吃完后当即买了一盒当堂吃起来。三种口味自然是样样都好吃,吃完他回味地砸吧砸吧嘴,连垫在盒底的油纸都拿起来闻了闻味道。

这一拿起来他发现不对了,这背部居然还写着字,四个“鸿运当头”的大字写在角落。

那盒月饼从顾茵手里卖出去的,就等着他发现呢,见状她立刻道:“恭喜您,中了我们的中秋大奖!凡是吃到这‘鸿运当头’的,都能凭纸条退还十文钱呢!”

“还有这种事!”那客人笑起来,“那看来我今年运道不错,银钱不用退了,我再添几文钱,再给我来一盒,我刚还没吃够呢!”

这次他拆了礼盒先看纸条,可惜这次只有“谢谢惠顾”四个大字。

旁人看他失落,少不得打趣道:“想啥好事儿呢?还能每盒都再送十文钱?”

“就是啊,我觉得这个就是图个吉利,盒盒贴十文,人家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但这种可能会吃到真银钱的宣传手段还是新奇,尤其是过节,谁不想当鸿运当头的那个呢?

还有为了想看里头的纸条的,并没有等到八月十五才来取货,早早地来拿了直接吃。

那肯定不是每盒都有奖,但若是吃到了鸿运当头,那真是比白捡钱还高兴,回去还得吹嘘一下自己的好运气。

在这种宣传之下,食为天的月饼礼盒总共卖出去了二百套。当然也有不要那最贵的冰皮月饼的,只要其他两种,食为天也散着卖,那些也定出去了三四百块。

中秋花灯前一日,顾野回来告诉顾茵一个消息,说那两家大酒楼都开始散卖月饼了,而且这还不算,他们还想借着为期三日花灯会好好宣传,已经雇用了一群孩子们到时候在花灯会上唱儿歌,宣传他们的月饼有多好吃。

这次他们是一点消息都没透,要不是因为李大春和顾野说,他可能到现在也不知道。而且这次两家都是有备而来,选的孩子都经过秘密训练,并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他勾着去玩了。

顾野觉得处理不了,所以来和他娘说了。

“我们人多,但是没训练,怕是比不过。”顾野小大人似的沉着脸,心里已经在想,若不是他娘不让他打架,他还是有办法收拾那些人的。

这种宣传手段自然是脱胎于顾茵之前雇用孩子们卖冷饮、送外卖的举措,在她看来并不新鲜。

看到自家小崽子如临大敌的模样,顾茵忍不住笑起来,说:“没事,娘早有准备,花灯会你带着你的小伙伴玩就行,别的不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