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前些天在等着他回的时候,...)(第2/4页)

非常不巧,学生这几天人不在天城。

和校长出面解释,说他和实验室的一名同事对实验室现有的干燥设备不满意,一起去了外地寻找更好的设备来源。记者这才作罢。

与此同时,随了事件的快速发酵,舆论也再次提起当初药厂那不了了之的关于后台人物的调查,隔一天,传言就四处散播了开来,暗中纷纷指向王孝坤。

事情闹得太大了,大总统很快下令,命京师警察厅接管了案子,委托那名现被京师警察厅聘为特别顾问的苏格兰场法医、英国医师莱恩再次来到天城检查尸骨。

场面是公开的。在众多记者和相关人士的见证下,莱恩经过检查,声称这具尸骸不可能是吴青鹤,根据他的经验,判断极大可能是名女性。这个时候另外一名以前在药厂的废水池这里做过工的女工也站出来证明,说去年有个和她关系不错的女工友突然走了,当时自己以为她是受不了这边的脏活不辞而别,现在看来,应该是在独自干活的时候不慎掉下水池淹死了。

前有洋人顾问的背书,后有工厂女工证词,不管民间如何谈论,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东亚药厂废水池尸骸案就此下了一个官方结论,系此前在此工作的女工不慎跌入水池死去后的遗骸,和那个药厂前生产经理吴青鹤,没有任何的关联。

吴青鹤依然生死不明。也就是说,人还有可能活在世上。

既然可能活着,要求立案进一步调查他死亡内幕的诉求,自然不会被警局接受了。

丁春山送苏雪至回到学校后,没有立刻离开,告诉她说,余博士现在正在实验楼里等着她。

深夜的校园里,教学楼和寝室楼的那片方向,除了几盏夜间照明的路灯之外,其余地方,全都漆黑一片。

苏雪至在丁春山的陪伴下悄然到了实验室,在标本间,她见到了余博士。

他坐在地上,神情呆滞,两眼怔怔地望着他身旁的一口木箱,听到她进来的脚步声,抬起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慢慢地站了起来,嘶哑着嗓,低声道:“小苏,劳烦你帮我看看,他是不是青鹤。”

他打开了木箱的盖。

箱里收着零散的人骨。

药厂废水的酸碱性很高,时间又过去半年多了,早就只剩一堆腐蚀得十分严重的骨架,几天前发现的时候,一碰就散,不但零落,很多还是残缺不全的。

苏雪至取了工具,套上外衣,戴上手套,将遗骨一件一件地从箱中取出,摆放在铺了毡布的台上。

很快,她便将箱中的遗骨全部恢复位置,形成一具有所残缺的遗骸。

她先是检查死因。在头骨和其余遗骸的部位,没发现枪伤或者钝器击打过后留下的机械性损伤痕迹。

推测在落水前的状态,可能是机械性的窒息或者遭受到了没有伤及骨头的体伤。

她没对余博士提这个。继续检查盆骨、坐骨切迹和下颚骨的升枝,呈弯状,最后根据耻骨联合面计算了下年龄,说:“是男性,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余博士闭了闭目。

确定性别年龄后,她根据遗骸的总体长度大致定下身高,再用股骨和胫骨测得的长度加以推算复核,说:“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上下浮动误差在一公分之内。”

余博士看着在灯下带着斑斑腐痕的骨架,颤声道:“是!青鹤他就是这个身高!”

“你回忆下,还有别的关于他的一些体征吗?比如,他以前有没有骨折过?”

虽然极大的可能,这具骸骨应该就是吴青鹤了,但出于谨慎起见,苏雪至又出言提醒他。

余博士想了下:“去年上半年!他左腿的小腿曾经摔断过!愈合后曾向我抱怨,说遇到了庸医,下地后的感觉不是很好,常有胀痛之感!”

一两年内,骨痂应该还在。苏雪至检查了下遗骸的左胫骨。但因为腐蚀得厉害,这一点,她没法做出确定的结论。

她再次仔细检查,终于,自己又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点,问道:“吴先生是左利吗?”

她发现遗骸的左臂,左手和左腿的骨比右侧的要粗壮些。

而一般人因为是右撇子,情况相反。

“是的是的!他是左利手!”

余博士猛地点头,又道:“难道真的是……”

苏雪至不想下结论。但性别、身高、年龄,以及左利手这特殊的一点全部吻合,那么误判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

她没回答。

余博士自己显然也是清楚了,并不需要她的回答。他转过头,怔怔地望着这具静静地躺在台上的尸骸,眼眶再次红了。

毫无疑问,直接的凶手,是那个已被钉在耻辱柱上以死谢罪的药厂所有者。

但杀死一个良心未泯仍愿坚持正义的药厂经理的凶手,却又远远不止那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