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董家二三事(第5/7页)

虽然不知道大哥在给父亲的信里说了什么,但大哥一向是个正派的孝顺人,想来最多就是絮叨抱怨几句,再说一些苦口婆心的劝慰之话。

但总归不会什么褒扬的话,父亲这两年年纪越发大,耳根子越发软,脸色却越发重,还只喜欢听好听的话,就连他这么油嘴滑舌的人,在平时和父亲交流时,一句话说的不好,还都得挨训,何况大哥这个一向耿直的人呢。

眼下父亲刚刚看了大哥的信,八成是在生气,他要是这个时候凑上去,保不齐就要作为出气筒,忒不划算,倒不如先出去溜达几圈,等父亲差不多气消了再回来。

……

董殿邦猜的不错。

董父在看了董浩善的信之后,的确给气了个仰倒,尤其他前几天刚被董延龄气了一遍,如今又被千里之外的长子专门送信回来“教导”一通,他心里不是一般的窝火。

秉持着父债子偿的原理,他一拍桌子,对着一旁的侍随怒声道:“你去,告诉大少爷,让他把孝经抄个十遍,三天后给老子交过来,抄不完就翻倍,什么时候抄完为止!”

侍随:“……是。”

……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正在开开心心的陪妻子下棋的董延龄,在收到消息的时候懵了一瞬。

但他长着那样一张嘴,还能在董父眼皮子底下,长成一副正直上进又没心没肺的样子,自然是有着强大的内心的。

“哎,”他叹了一口气,怏怏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祖父,三日后,我定将孝经抄好了给他老人家送去,让他老人家千万注意身体,气大伤身……”

待那侍随走了,瓜尔佳氏在一旁担忧道:“十遍未免也太多了,夫君平时日既要习武读书,还要去外面办差,哪里有闲余的时间去抄书啊?”

她心里简直藏了一肚子的不满,对董父这位总是打扰他们夫妻相处的太公公讨厌极了。

她站起身,踱了两步,然后回头皱眉道:“妾身和夫君一起抄吧,夫君的字迹,妾身也可以模仿个六七分,小心一些,应该不会被发现。”

董延龄:……

他原本低迷的情绪,瞬间就被治愈了,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娇妻,明明一丝水汽都没有,却莫名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叫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怜爱。

瓜尔佳氏顿时就心疼了,搜肠刮肚的想要安慰对方。

却不想……

董延龄凑到她的耳边,小声又神秘的透露道:“不用这么麻烦的,从小到大,祖父一不高兴了就让人抄孝经,所有兄弟中我抄的最多,早就习惯了……”

“我书房里面还攒着二十几遍的存货呢,到时候直接拿了去交给祖父就是了……”

瓜尔佳氏:……

为什么你的语气那么骄傲?

她一言难尽的看着对方,却撞进了对方含笑的眼中,那眸子璀璨,映着星光点点,叫她一时看愣了。

片刻后,夫妻两人一起轻笑起来,心里觉得越发亲密了。

……

在外面找了一间酒楼,吃吃喝喝一下午,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董殿邦这才施施然的往家里走。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跟老父亲请安。

此时,董父已经基本消气了,正在书房里研读兵书,见他走进来,也只是轻轻一瞥,随手指了个椅子让他坐下。

董殿邦观察了一下父亲的面色,在心里思索着各种话术,刚一组织好语言,正想开口,却被父亲抢先一步。

“怎么?你也是延龄那小子搬来的救兵?”余光瞟到他的小动作,董父把书一撂,锐利的目光就扫了过去。

心里一凛,董殿邦不由坐的端正了些。

不说父子之间那些天性的压制。单论董父这个人,即便现在年老昏庸,但是身上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煞气犹存。

狼王虽老,其威势犹在。

董殿邦十分谨慎地回答道:“延龄的确给儿子送了封信,儿子知道家中之事后,心里有些担忧,这才连忙回京城来看看情形。”

“那你看到了什么?”董父嗤笑一声,似笑非笑的望着一向滑不溜手的三儿子,直到看着对方支支吾吾的额头冒汗,这才稍稍移开视线。

感觉到那阵让人头皮发麻的气势消去,董殿邦暗地里松了一口气,他垂下眸子,还算镇静的说道:“儿子看到了族中子弟不思进取,正事不做游手好闲,仗着父亲的威势和贵妃娘娘的名声横行无忌,已经到了该下力气整改的时候了!”

事到如今,在他看来,送不送女孩进宫已经不重要了,反正若是贵妃不同意,他们就算是抓破了脑袋,也不能把人送进宫去。

他更加关注的,是经此一事暴露出来的,董氏族人们刻不容缓的,急需改进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