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重逢(第3/4页)

像沿海地区以及京城、海州这类发达的城市,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已经提高。

许疏桐现在要思索的问题是,是在本地投资,还是在其他城市生产,在本地采购原材料?

采购原材料的话,就涉及到原材料能不能新鲜的问题,运输途中,还会有损耗。

大概是担心许老师在这里太闷,不知道是谁跟市里机关的女同志打招呼,让这位干练的马同志来陪许疏桐。

许疏桐正好和对方请教了一系列的问题,心里很快就有了决策。

祁正这边的事情还没忙完,袁刚就被许疏桐叫到边境小城来,让他和县里的领导们讨论投资的事情。

县里的领导个个都有一种中彩票的感觉,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如此偏僻的地方,居然还会有人来投资。

袁刚看着大家感动又欣喜的目光,侃侃而谈道:“各位领导不用妄自菲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这里风景秀美,还有漫山遍野的水果,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再加上咱们这里距离火车站也不过30公里的距离,交通运输很方便,咱们只要利用起来,后面有的是发财的机会。”

其实火车站之所以通到这附近,也是因为军事安排,民用需求反而很低。

一旦商业发达起来,民用需求自然就会增加。

县里和军方沟通过,军方表示,在不影响军事部署的情况下,会大力帮助地方发展经济。言外之意,运输费用会得到大力的支持。

如此一来,运输的问题也解决了,在这里建厂,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等祁正忙完,这才注意到,以前在滨城见到的那个恨不得缀在他家桐桐身后的袁刚,竟然也来到这里。

很快,祁正就想明白,白天的时候听说,有外地的客商来投资饮料厂,大概就是袁刚。

说白了,就是他家桐桐的主意。

祁正刚站在房间门口,准备敲门,袁刚就屁颠颠地走过来,满脸笑容地说:“祁团长,许老师不在。许老师跑步去了,我也正准备回来,换身衣服,也跟着一起去跑步。”

依然是个跟屁虫!他媳妇去跑步,袁刚也要跟着。

祁正转身下楼,很快就在招待所的院子里找到桐桐。

她跑步后,汗没出多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脸红。

红扑扑的,像刚成熟的水蜜桃,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最郁闷的是,她自己却不知道,这时候的她,有多撩人。

“桐桐,出了这么多汗,要不先回去洗个澡?”祁正问。

许疏桐摇头:“不用,外面凉快点。”

袁刚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许老师,还跑吗?”

祁正立刻帮着回答:“不跑了!”

袁刚停住脚步,咧嘴笑:“那我也不跑了。”

祁正:这人什么毛病啊!

袁刚显然没有闻到祁团长身上的醋味,他对许疏桐说:“许老师,明天工厂的筹备工作就要开始了!你觉得我应该注意点什么?”

祁正:什么事情都要桐桐教你,你没断奶,还是怎么着?

许疏桐注意到祁正情绪不对,她轻轻地捏了一下他的手,表示安扶。

然后又对袁刚说:“小县城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躲不开的人际关系。工厂投产之后,最麻烦的就是关系户。现在把你当成财神爷供着的领导,到时候也免不了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塞进来。你觉得你应该怎么做?”

袁刚面露难色,他说:“确实不太好办。”

许疏桐说:“你只要记住一点,重要的岗位,必须是自己人。至于无关紧要的岗位,给安排一些无能的关系户,也不是不可以。世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情,不可能什么便宜都让我们占了。”

袁刚连连点头:“对,许老师你说得太对了。”

许疏桐又说:“明天,不仅仅是县里的领导,市里和省里应该也会有领导来。你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话说开。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工厂在这里,增加就业,提高税收,带动本地人发家致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熟人社会里最常见的用人问题,你就说,重要的岗位,能者上。无关紧要的,可以帮忙安排一些特殊人员就业。希望领导们能够支持。”

袁刚张大嘴巴:“这样啊?可以这么直接吗?”

许疏桐说:“先礼后兵嘛!当着上面的领导的面,咱们把话说清楚,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了,现在客商是老大,你有更多的话语权。初期,你把规矩定下来,后面大家也就约定成俗,都知道在工厂里是靠能力,而不是靠人际。自然也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听罢,袁刚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许老师。

为什么许老师,明明比他年轻好几岁,而且之前一直都在学校,刚毕业都不到一年,她怎么懂得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