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3/4页)

学不会生死有命这四个字。

谁杀了他,她就要去杀了谁。

众人听着沈绛的坚持,不由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左丰年开口道:“既是侯爷的遗愿,我们也定当遵守。只是侯爷头七已过,应及早入土为安。”

沈绛从京城赶到边关,路上花费了十来天时间。

所以她说:“我想再陪爹爹两日。”

“三姑娘这份孝心,侯爷定然能感受到。”左丰年轻叹一声。

考虑到沈绛刚赶到边关,路上舟车劳顿,众人也就没再多加叨扰。

府里有老管家在,一切都有条不紊。

特别是得知沈作明的棺材并不会运回京城,而是留在边关,老管家立即派人去选了山清水秀之地。

夜里,沈绛留在正厅内,将手里纸钱一点点扔进盆里。

“爹爹,你别怪大姐姐没能赶来,她此时定也分外伤心吧,”沈绛一边烧纸一边低声念叨,仿佛她说的多了,沈作明真的能听到。

而后,她沉默了许久,突然轻轻问道:“爹爹,我真的不是你的女儿吗?”

纵然她已经快要接受这个事实,可是心底总有一份凄惶。

深黑如墨的夜空中,明月散发着柔和清辉,笼罩大地。

边关的月,仿佛都比别处明亮。

可惜,再也没人回答她这个问题。

*

沈绛守了几日,下葬的日子便也定了下来。

皇帝派人也到了边关,圣旨上加封沈作明,看似荣宠不断,却也只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罢了。

老管家一向干练,诸事安排妥当,过来请沈绛定夺。

沈绛看了半天,发现也没什么需要改动,便点头应下。

第二天,便是沈作明下葬之日。

沈绛早早起身,她如今身边再无旁人伺候。

她穿好孝服,又披上麻衣。

待跪在棺材前,想要在下葬的最后时刻,再陪爹爹一程。

府内早已经忙了起来,只有那个跪在棺木旁的柔弱身影,一点点烧着纸钱,嘴里低声默念着。

待到了良辰吉时,管事便请沈绛起来。

“三小姐,”管事见她没动,低声说:“小心误了良辰。”

起棺的时辰都是算好的,分毫误不得,要不然对丧者有忧。

沈绛仰头望着面前的棺木,眼眶再次起了一层薄泪。

只是这次,她忍住了。

沈作明膝下无子,原本旁人提议寻一位沈氏族亲抱牌位,沈绛却在这件事上格外坚持,她要自己来。

虽然对于此事,旁人有些异议。

可毕竟这里并没有沈家的族老,哪怕有沈氏族人,也都是年轻、辈分不高的,这些人都是追随沈作明来边关杀敌。

因此最后,还是由沈绛亲抱牌位。

因着沈绛在边关并无熟人,所以并未通知人送葬,也就是左丰年等将军,他们是一直知晓此事的。

“开门起棺—”

随着一声拖着长调的声音响起,将军府大门,伴随着吱呀作响声,缓缓打开。

沈绛立于棺材之前,一身麻衣,手抱牌位,她缓缓抬头,准备迈脚往前。

接着,她怔在原地。

沈府外那条昨日还有些安静的街道,今日站满了人,无数闻讯而来的百姓,就这样井然有序驻立在长街两侧,人群并非完全安静的。

不时从人群中传出啜泣之声。

沈绛抬头望过去,那些都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她从不认识。

可是他们却都来了。

为了沈作明而来。

就像沈作明从京城远赴而来,只为保护边关的每一寸土地。

沈绛并不知道,这些人之中有谁是与父亲有渊源,或许是父亲救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或许只是因为感怀他一生征战沙场,最后以身殉国的壮烈。

不管他们为何而来,最终,他们都站在这里。

随着沈绛踏出府门,身后抬棺的人跟着她一起走出府。

府门口站着的左丰年、宋牧、郭文广等将军,还有雍州城的大小官员,纷纷低下头,让棺木从自己面前走过。

沈绛越过这些人,走近百姓时,人群中不知是谁的啜泣声,打破了这沉重的压抑,顷刻间,哭喊声震天。

“侯爷。”

“沈将军。”

长街两侧的哭声、喊声、哀嚎声,犹如蔓延而去的巨浪,声声不绝,遮天幕地。

沈绛却神色冷静而坚定,她的眼泪早已经在之前流干,这一刻,她抱着父亲的牌位,脊背挺直,即便身为女子,亦走出顶天立地的气势。

漫天的白纸飘洒开来,百姓的哭喊声不绝,身后是沈家的送葬队伍。

左丰年等人跟了上来,随后百姓们也跟了上来。

长长的队伍,黑压压的人头,仿佛看不见尽头。

这一刻,他们感受着同样的悲痛欲绝。

直到送葬的队伍出了城,来到城外一座青山。

站在这里的山顶,能够看见仰天关,那是无数大晋男儿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