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年代极品窝(02)(第2/4页)

她可不想离婚离开杨家,自家男人对她不错,两人还有两个儿子,家里有个在城里工作的大哥侄女,家里条件很好。

她离个屁的婚,去哪儿能找现在夫家一样条件的。

“哼,以后不要随口胡说。要不然我们离婚。”杨三叔是故意吓唬妻子,他从没有想过离婚,只是想用离婚治治妻子的嘴。

免得她时常胡说八道,得罪至亲至爱的亲人们。

“知道知道,我不说爹娘大哥清清他们,再也不说。”杨三婶确实不坏,就嘴皮子坏些,真要让她做坏事,她也不敢。

“知道就好,见到清清热情些,好一些,我大哥不管以后结不结婚会不会再有孩子,清清都是他的心头肉。你别想着欺负,给她脸色。”杨三叔知道已经死去的大嫂在大哥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即便再婚,找的新嫂子也不会替代死去大嫂的位置。

“哦,我明白。”杨三婶耷拉着脑袋,闷闷不乐的答应下来。

走在一边的杨二叔杨二婶悄咪咪的笑,老三家的,确实要治治,现在有些膨胀,有些时候在外面胡说,还学会吹牛,咋不吹死。现如今的年月,越是低调越好,谁家不知道把蛋埋在饭碗底下吃,她倒好恨不得吹的满天神佛都知道。

其实现在灾荒还不算彻底过去,今年秋收才刚开始,看颗粒就知道,差强人意,不能算丰收。

明年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能吃个六分饱就已经是不错的。

杨二叔夫妻加快脚步前进,他们现在早已分家,爹娘归老大抚养,但平时的照顾归他们与老三一家。

今儿大侄女回来,他们做长辈的还是得过去露个面。

家里的孩子们,都在学校读书,中午不会回家。他们中午,吃午饭也就是在家里热热早上的野菜玉米窝窝头,啃上两个,就饱了。

两对夫妻,先回家用大碗端来四个玉米野菜窝窝头,哒哒的跑过来。

“二叔,二婶,三叔,三婶。”杨清出来倒水,一眼就看到前后进门的两对夫妻。

“哎,清清,月头回来要住段时间吧?”

杨二叔自己没有闺女,对三兄弟三人唯一的闺女,也是很宠的。

见到侄女,大眼睛都笑的眯成了缝。

“住一晚我明天下午回去。”杨清一笑,露出小米牙,在两位叔叔的眼里,很可爱。

“怎么不多住几天?”杨二叔不舍的说。

“月头,工作比较忙,我是想爷奶了,抽空回来陪陪他们。”杨清主要还是回来送粮食的,想爷奶就是个借口。

杨爷爷就站在孙女身后,乐呵呵的听着。

杨二叔没话说了,工作最大。侄女得干好工作。

中午,一家人一起吃饭,两对夫妻吃的主食是自己带的玉米茬野菜窝窝头。

但杨清与杨奶奶炒的菜,油水足,一家子七口吃的心满意足。

没有带肉回来,她给自己定了要求,一个月最多带两次肉回来,其余的,别人家里吃什么菜,爷奶就吃什么菜。

虽然都是一样的菜,可还是比别人家吃的好,炒菜油放的足,有足够的油水。

下午,都去上工,杨奶奶在家里收拾。杨清提着大木桶,拿着自制的钓鱼竿与小板凳。

去了村里的河边钓鱼,村里有条河,河水深。

鱼也有不少,就是野的很,不好网更不好钓。

杨清不担心啊,她每次回来都能钓不少。

但不卖,一半交给生产大队,一半自家吃。其实现在也不严,自家钓的鱼打的小猎,都没有人管。但杨清依然会上交一半,当做好些人上交,不只是那些队里的干部,也有队员们的面。

至于怎么分,不用她管。但她也知道,轮流分,一批批的分。

没法子,一次钓的也不多,也不够全村分的。

杨清坐在河边,提前已经在河里造了个鱼窝子,撒了点好东西。

农村学校,放学都早。孩子们从河边过,杨三叔家的两个小子,远远的就看到自家大姐坐在河边,迈动腿使劲的跑过去,“大姐,大姐,钓了多少?”

“自家看呗,去找爷爷来,还有回家做作业,别瞎跑。”杨清可是知道两个小堂弟,不愿意做作业让他们做个作业就是比让他们吃苦死的中药还难。

一脚踢过去,是姐姐给俩小子的爱,两人被踢习惯了,嘻嘻哈哈的走人。走的时候还瞄一眼水桶。

杨清钓鱼的时候也没有闲着,在QQ农场也忙着耕耘。

意识入农场,在种植区里查看。农场有花金币请管事,有管事,虽然要付出一些金币,可自己不用时刻担心,什么时候收菜收粮食,收各种肉类。

买多少给农场,自己加工多少,留多少,都是有比例的。

一个月的时间,日夜不停的种植收割,已经扩大了好些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