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357分手这点小事(第2/6页)

纸醉金迷让人无视坐在那里的东方面孔上带着生人勿扰的气息。

搭讪的人都觉得自己会是个例外,但无一例外都是寻常人。

珍妮在跳舞归来后发现乔伊还在那里坐着,手里的矿泉水剩下大半。

“乔伊,你又不喝酒,也不说去跳舞,来这里做什么?”

阮文浅浅的喝了口水,“来看人啊,有些事情总是得尝试之后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又为什么不喜欢。”

珍妮觉得她或许应该去读哲学,“那你为什么不喜欢?”

“太吵。”

珍妮:“……”

这个理由,总觉得有点点敷衍呢。

阮文的确是糊弄人的,她不太喜欢酒吧的真实原因在于,这里有一些瘾君子。

正在那里吞云吐雾。

酒向来和毒与色联系在一起。

二十年代的禁酒令到底如何,阮文以前只能从一些书籍中窥探一二真相。

而来到酒吧,阮文似乎能够看到二十年代禁酒令时期,底下酒吧里常见的一幕。

香烟、毒.品、色情。

好在珍妮和科勒素来对这些敬而远之,瞧着阮文在那里坐着很无聊的样子,小情侣们喊阮文回家。

对比酒吧里的热闹,酒吧外不免有些冷清。

“乔伊,你们国家晚上也很热闹吗?”

阮文笑了笑,“现在不怎么热闹,晚上大家基本上早早就睡下了。”

“那岂不是很无聊?”

哲学系的学生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认识欲,一个陌生的国家总是容易勾起她的兴趣。

“人有了物资基础带能够谈精神追求,我的同胞们大部分都还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他们不会觉得到点睡觉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珍妮好奇,“可他们为什么这么穷啊?”

这是一个相当好的问题,与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像是很长一段时间,提到近代史都要从1840说起一样,如今也不例外。

珍妮听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遥远的东方是一个顽固者,因为家中藏富而被人所觊觎。

“可是……”

“可是你从小听到的都不是这样的故事,对吗?”

阮文笑了起来,“珍妮,不要怀疑我在骗你,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比你们那些专门报道中国的记者们更了解中国什么样。你如果真的想要了解,那不妨有机会自己过去一趟。还有……”

看着一直沉默的科勒,阮文的目光又落在了年轻的女孩身上,“倘若就像是你认识里的那样,你不妨想想看,为什么大都市博物馆、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里有那么多来自中国的文物。”

“那是因为你们不会保存,出于……”

珍妮忽然间说不下去了,她觉得自己从小接受的这个理念从逻辑上压根说不通。

“你的家人会把自家的财产交给别人保存吗?在别人绝对不可能归还的前提下。”

珍妮一时间哑然,半晌这才低声说了句,“当然不会。”

她情绪低落的很,即便是回到公寓里,也没能露出笑容。

科勒有些看不下去了,“这又不是你的错。”

珍妮有些认死理,“可这也不是他们的错。”

相较于哲学系的女友,科勒倒是更直白一些,“拜托珍妮,你要明白我们和乔伊的立场不同,她是中国人而我们是美国人,他们有他们的生存之路,我们也有我们的发展道路,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他承认乔伊说的都是事实,甚至于有那么一瞬间,他也会感到内疚。

可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享受着政府所带给自己的福利,自然不能背叛他的国家他的政府。

阮文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小情侣们纷纷失眠,她的心情倒是前所未有的平和。

意识形态之争的胜负手并不在自己这里,不过为自己的国家据理力争,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

阮文一向早出晚归,回来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要么写东西要么打电话,除了周末偶尔会跟珍妮出去玩,他们本来见面的次数就少了许多。

一时间倒也没察觉到舍友在故意躲着她。

珍妮很快也发现,乔伊太过于忙碌,并没有察觉到自己那点小心思。

她单方面发起的冷战冷了个寂寞。

寒假将近,珍妮向阮文发出邀请,“你如果没有安排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回家过感恩节。”

这是一个大节日,毕竟感恩节后就是寒假,乔伊并不打算回国,而是要留在美国学习。

阮文十分感谢舍友的邀请,但还是拒绝了,“我的朋友要过来看望我,希望你寒假愉快。”

珍妮有一点点失落,“那你寒假就一直在学校吗?”

“那倒不一定,可能会出去走走看看,到时候再说。”

阮文约的人是刘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