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合一(第6/6页)

但不得不说,百姓们的这个说法正是恰到好处,大功劳扔给了景隆帝,靖安侯府并不是最拔尖的那个,顺利把中心位给景隆帝留了出来。

就算秦首辅,也得说一声这事儿干得漂亮。

百姓们八卦完毕后,最关心的就是朝廷会不会把那个据说产量特别高的红薯给他们种。

胡尚书收了一万斤红薯,笑得见牙不见眼,喜滋滋地准备好好分一下,各地刺史的折子已经雪花般的飞进了京城。

刺史们都是耳聪目明之辈,京城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他们能不知道?一听到红薯的产量后刺史们都坐不住了,这等好东西,不赶紧往自己州扒拉扒拉,那还是本州百姓的父母官吗?

再说了,刺史和刺史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州也分上州和下州,同级别的州较劲得厉害,都想把对方按下去自己在考校中评个上上。

既然如此,红薯这等利国利民的大杀器,抢到就是赚到。哪怕知道胡尚书肯定各州都会发一部分,但谁不想自己这州多发一点呢?必须争取!

虞衡种出的红薯都差点让各州刺史打起来了,景隆帝和阁老们也在为红薯的分配问题发愁,地理环境差的州哭穷,确实应该多照顾点,但上州也不能不管啊,人家上州土地肥沃,亩产量说不准还能高点,明面上的收益还比下州要大呢!

胡尚书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之中,啃着虞衡上回送来的薯条,啃一口叹一口气,难办啊!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比旁人更悠闲,照旧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就是翰林院的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翰林院自建立以来就没有过有爵位在身的待里头混日子,如今出了虞衡这个奇葩,众人心里也确实是五味杂陈。

虞衡也很会做人,将家里炸出来的薯条丸子给大伙分了分,又大手笔请所有人在折桂楼吃饭,任由他们宰了一顿,这才堵住了某些人的嘴,少听了不少酸话。

当然,自家小伙伴们虞衡也没忘记,全都约出来大吃一顿,每家都送一筐薯条丸子,自己吃送人都不错,现在红薯正是京城的热门话题,拿这个送人,倍儿有面子。

除此之外,虞衡还跟他们画饼呢,兴高采烈嚷嚷道:“等我把红薯粉做出来,再请你们吃火锅!配上火锅鲜香的汤底,真是一绝!”

嗨呀,忘记向系统要辣椒了,鸳鸯锅才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