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双更合一(第3/5页)

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黄溪村人,苏酥和村里其他人一样,甚至比国家更希望荒坞沙漠出现更多的绿化面积。而且经过这几个月与国家深入合作后,苏酥心里那点爱国情怀更是被激发到了最大,对治理沙漠这件事怀着满腔热情。

其实荒坞沙漠承包给苏酥之后,因为不确定苏酥是否会治理沙漠,所以国家没有叫停黄溪村民们的种树工作,为得就是留个底。现在苏酥正式决定开始治理沙漠了,那村里人们停职回村开发旅游,并不会影响到荒坞沙漠的生态。毕竟有黑土在,种树效率和成活率要比村人们在沙子上种高出四倍有余。

“各位长辈们不用着急现在做决定,先听过计划书内容,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再回去慢慢做决定。”

苏酥手里的计划书,其实就是将她目前想到的所有内容,规划成了几个项目,供村民们选择。

第一个项目是星坞小镇内的店铺经营。今天来开会的这批种树工人中,不乏有有手艺、技艺的人,只要稍加引导,就是一把经营店铺的好手。

所有参与到小镇店铺经营的人,和之前那批一样,通过申请后,必须按照苏酥给出的计划制定经营方向。

比如餐饮方面,苏酥之前为善烹饪的四大娘定的是西瓜全宴为店铺主打菜。一座旅游小镇在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到可以容纳的客流量,如果客流量很大,只一家特色餐厅会出现游客拥堵的情况。所以后面加入的经营者,可以在小镇另一边也开一家相同主题餐厅,用以分散客流。但再之后的经营者,就要往其他方面想象发展,不能全小镇都是炒西瓜的。

再比如丁奶奶擅编竹条制品,那就去经营一家专门售卖竹制品店。后面加入的经营者根据其会的技艺,分别制定小店内里内容等等。

计划书第二个项目,是发展林下经济。

从前的黄溪村没什么太多可种植土地,家家圈个院子时常打理,才得一小块够自家吃的菜地。但以后就不一样了,以后的荒坞沙漠将会根据星坞科技工厂的生产黑土量,更换沙子为黑土,用以种植树木。

这些树木可能是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也可能是杨树柳树。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树,其在种植初期没长成参天高之前,都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树干。那么两棵树之间、四棵树之间的预留空地,那些刚刚换上的黑土,不能放着浪费,不如加以利用,在种植好树苗的区域内,种植农作物,确保大家不砍树也有收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星坞小镇开放后,游客数量会日益增多,相对应的用餐者也会增多,那小镇对食物原材料的需求量也会加大。在节目中,星坞小镇的餐饮文化主打‘绿色’理念,那么不管以后星坞小镇的客流量多大,苏酥都要确保‘绿色’这一点不变。

为确保供应给小镇的是纯绿色蔬菜水果,那么黄溪村人自己种植,内部供应消耗,形成产业链,才是上上策,也是唯一可控的策略。

选择林下经济项目的村民,同样享有第一年免土地承包费的优惠。除了村民必须在指定农作物范围内选择耕种品种,以及对土地硬性要求不得施化肥外,不对这片土地做其他要求,村民们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种植面积。

小镇发展初期,个人或者同一家庭成员,不可同时选择第一个项目和第二个项目,这也是为了确保选择种植户的人家一定会产生效益。

第三个项目是黄溪村民宿。经营许可会由村里统一代为办理,民宿内部布置必须按照固定要求,自住屋和院子等也要求必须干净简洁大方。

“放心吧酥丫头,咱们都是勤快人,不勤快的人家家里早都被沙子给埋啦!”有人对民宿这个有些意动,于是大声表态。

哄堂大笑,原本严肃听讲的氛围也随之一松。这话让大家伙儿想到再早些年时候,黄溪村离荒坞沙漠太近,村里经常被沙尘暴光顾,村里人靠着勤快打扫屋里屋外、村里村外,才坚守下六十多年。

苏酥跟着笑道,“村里有几家民宿已经布置好了雏形,只待小镇开放后就可以领取被褥等用具投入使用,大家回去以后可以去串串门,参考一下成型民宿,再决定自己想选哪个项目。”

“如果有人考虑之后,觉得三种项目都不适合自己,还是觉得种树踏实,那我们也尊重你的意愿不会勉强。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也还是欢迎改变主意。”

等苏酥说完后,村长给大家留了些讨论时间,这才接过喇叭说:“苏酥刚才说的这几个项目,都有一个大前提大家要牢记。那就是必须按照设计规定布置。一旦发现有人违反了这些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擅自扩建等情况,立即取消参与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