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双更合一(第3/5页)

只是现在工厂处于转折阶段,暂时没有精力去管这么多,这个事情只能以后有机会再研究了。

也许是白天思考印章的事念叨太多次,下午送走王大刚等人后,苏酥接到了县里电话,将印章事宜的最新进展一一告知与她。

——对于这枚印章,省城那些专家目前意见并不统一,于是将它送到了京市,届时会有更有名望的专业人士重新鉴定评估。

——荒坞沙漠地理位置特殊,当初承包的时候也是由国家直属机构举办的招标,并非是省城,其实印章刚发现的时候就应该直接送到京市相关部门,但因为县城的上级是省城,按照流程不能越级,于是才有了这么一个绕圈的过程。

对于苏酥来说,这个消息约等于没有信息。

又等了两天之后,苏酥终于得到了一条准确的消息:这枚印章确实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古物。

再具体的,县城的人也没接到消息,大概属于保密级别,所以无法告诉苏酥。

至于苏酥担心这枚印章是否证明工厂附近的沙漠下面埋了墓,没人能直接推断,于是京市派了考察团过来,要对大坑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团要来,那大坑自然就要保护起来。县里来了专人用彩布条将大坑围了起来,好在那大坑离防护林太远,倒是没有引起村民注意。

圈完大坑,送走快递车,苏酥也开着皮卡,回到了村里。

皮卡开进院子里的时候,暮色下沉,家中早已做好饭菜,就等她回来开饭。了。

“酥酥回来了,快去把手洗洗,过来开饭吧。”大伯母站在厨房门口看到苏酥进院,招呼苏酥去洗手,然后喊着苏家众人过来吃饭。

苏酥洗完手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时候,苏妈已经给她把米饭盛好了。

“囡囡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工厂里太忙了?”苏奶奶加了一筷子肉放在苏酥碗里,关切的问。”

苏酥点点头:“嗯呢奶奶,前两天厂里提高产品产量,要打包的快递是之前的将近两倍,王叔他们三个人手不够,所以回来的就晚了些。这几天估计都得这个时间才能回,下次你们看我没回来就先开饭吧,不用等我,我回来自己热一口就行。”

“那奶把你的饭菜提前分裝出来焐在锅里,等你回来了也不凉。”苏奶奶答应着,又问:“现在的快递要打包多少?要不你明天拉着奶一起去厂里,奶帮你打个下手。”

“不用了奶,”苏酥赶紧摆手,“现在我那厂子里生产都是用的机器自动生产,不像在家里是我亲自操作了,累不着的。快递也都是王叔他们单位来的人给打包,我就是等都忙完了给厂子关个大门,所以回来的晚。”

原先一天800个快递,快递员们打包三个小时基本就能弄完,现在产量增加到1400,苏酥跟着快递员们一起打包,四个人忙到五点多才勉强打包完。

这活儿费胳膊和腰,苏酥不想苏奶奶跟着她受累,赶忙拒绝。

“王叔已经跟他们单位领导联系了,这几天就会多派一个快递员过来打包。”苏酥宽慰苏奶奶不用为她担心。

星坞科技的订单量越来越大,快递费用是统一标准不能优惠,但在政策这方面,单位领导还是给星坞科技提供了一些,比如派过来打包的快递员,打包一个快递,是有提成当做跑外业的奖励的。不然苏酥也不好意思真让人家拿死工资的快递员来跑这么一趟。

听孙女这么说,苏奶奶这才放下心。

……

这天一早,苏酥从衣柜里拿出了她为数不多的正装换上。

自从毕业后,苏酥就没再穿得这么正式过。这一套正装,还是大学为了参加各种活动加学分拿奖学金而买的。

今天是考察团到达的日子,作为荒坞沙漠的承包人、印章的发现者,苏酥也要到场与考察团见面。

县领导为表对考察团到来的重视,派了一考斯特的人来现场。

考斯特后面跟着五辆越野车,应该就是考察团的人。越野车之后是两辆警车;电视台拍摄人员跟在车队最后。

苏酥开着自己的三手皮卡赶到的时候,车队一行人正好停在了大坑旁边。

穿着适合在沙漠中行走的平底鞋,苏酥打开车门走了过去。

县长见到苏酥来了,连忙走过来几步,为双方介绍:“这位就是印章的发现者苏酥,同时她也是这片荒坞沙漠的承包人。”

然后苏酥就在县长的介绍中,一一与考察团的人握手。

从负责人到考古专家,握完一圈,苏酥收获了来自这些长辈的夸赞若干:比如‘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奉献精神’等等。

考察团也不都是长辈,其中有两个年轻人跟在队伍最后,一男一女,学生模样,是考察团里某位教授的得意门生,因为成绩优异获得随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