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反戈 来人,抓住他!(第2/3页)

萧恪之放下手里的茶盏淡淡吩咐,似乎并未因此而感到意外。

殿外,荆钗布裙的赵玉娥应声,在内侍们的指引下踏入门中,当着众人的面跪下,高声道:“陛下,玉娘今日前来,要告发太子,太子意图谋反,逼我赵家与之同谋,欲趁朝中放松警惕之际,一举发兵,攻下京畿,谋夺大位!”

“什么?赵家?!难道是播州军?”

“太子先前一心要娶赵氏女……”

……

中书省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面色难堪,纷纷低着头不语。

他们几位中,有人看在太子的身份与故去的楚虔榆的份上,打心底里是站在东宫那一边的,今日忽然被捅破这样的事,都有些不知如何做想。

其中一人仔细看了看萧恪之的脸色,道:“陛下,事关东宫,是否即刻请太子入殿来?

实则今日在太极殿议事,本也该有太子的一份。只是他事先告假,称要到各处城门去巡查,这才未来。

萧恪之点头:“不错,此事该让太子自己来分辩一番,免得有人说,是受了冤屈。”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各异。

若这事不当众说清,将来旁人的议论里,定少不了称是皇帝的手笔。

守着殿门处的靳江应声作势带人去请太子,跪在地上的赵玉娥却高声道:“将军留步!太子此刻,恐怕已不在城中了,将军若要去寻,还请往城南安化门外,沿着清明渠一路往南追去,兴许能追得上。”

“这、东宫储君竟私自出城?!”

“连方向都说得清楚,此事恐怕不假!”

议论声中,几位老臣的脸色已难看到极致,互视一番后,纷纷起身:“此事刻不容缓,请陛下即刻下令,将太子带回。”

萧恪之冲靳江道:“分两队,一边在城中各处府衙寻,一边便照太子妃的话,出城沿清明渠寻。一旦有消息,诸卿不妨与朕同往?”

众人都知道,皇帝这是在以他们为人证,证明此事事发与己无关,最好还能亲眼见证太子行谋反之事。

……

安化门外,萧煜坐在马车中,时不时望向头顶烈日,一阵焦躁。

“已这时候了,怎还未来?”

他与赵玉娥定好的汇合之处就是在此,可眼看已等了整整两刻,空荡荡的道上却始终没再见到马车的踪迹。

有戴着笠帽赤着双足挑担从城外往城里奔去的田舍郎路过,见他虽身形清瘦、衣饰朴素,却面目白皙,样貌俊秀,俨然是富贵子弟,便停下脚步,一面擦着黝黑脸上的仿如雨下的汗珠,一面卑微地伸出手,想讨口水喝:“这位郎君好心,可否赏老汉半口水?”

他露在外的皮肤已被烈日晒得黑红,布满沟壑的脸上一双眼睛浑浊不已,盯着萧煜挂在车边的水囊一动不动,因缺水而嘶哑的嗓音听得人心里发颤。

一旁乔装过的侍卫心有不忍,想施舍几口,不由将试探的目光投向徐融。

徐融无暇管旁的,正要当看不见似的挥手随他处置,萧煜却已不耐地蹙眉低喝:“快走!莫在这儿流连!”

那侍卫只好收回要将自己的水囊递给老汉的手,用眼神示意他快些离开。

“殿下若等得急了,不妨先上车去,也好少些日晒。”烈日当头,徐融也满头是汗。

“我心里总觉得不好……罢了,她既还不来,便不等了。”萧煜俨然已失去耐心,干脆地挥手上车。

“殿下,到底是太子妃,还是赵将军之妹——”徐融有些犹豫,“殿下不必忧心,这几日北方军报不断,甘州军正被牵制着,想来应当不会出纰漏……”

话虽如此,实则谁也无法确定。

“好了,我意已决,没了她,播州军到此关头,也只能听我的,不等了,走吧!”

说着,萧煜干脆将车帘放下来,催促启程。

侍卫们面面相觑,沉默片刻后,纷纷上马,一路往南疾奔而去。

长安城南,杜曲。

郊野平地间,上万人马驻扎于此,却不曾筑藩篱、竖旌旗,唯有军士们被粗布包裹的脑袋上用黄花汁抹了一块,在日头下格外鲜亮耀眼。

萧煜一路疾行而来,见到眼前情形,终于大大松了口气——这便是已先赶来的播州军了!

他亲自下车,不等侍卫先行,便径直往营地附近去。

军中将士们早已发现他们,此时也正有人迎来。只是,过来的人却并非萧煜预料中,先前与之交接的那一个,而是个面无表情、满脸煞气的高大壮汉,近四十的年纪,手里提着寒光闪闪的大刀,看得人背后打颤。

“赵将军何在?可是还未赶到?”萧煜松动的神色收了收,望着眼前陌生的军士,蹙眉询问。

那人没理会他,只扬了扬下巴:“你便是太子?”

萧煜脚步一顿,站在原地没说话,只眯眼打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