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4页)

铁冬梅发表了自己作为女人的肺腑之言。

铁妈连连点头。

转头就问起春兰怎么不在。

铁冬梅有些奇怪,“怎么妈没在黄家看到春兰?早上春兰还做了早饭,端给我吃来着。可能是去河边洗碗了吧。妈,您别着急,晚点春兰就回来了,今天午饭就在家吃。”

她妈送了钱,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铁冬梅想留她妈在家吃饭。

“别,家里还有那老多事儿呢。这会儿还早,要是快点回去,还能上半天的工。”

铁妈舍不得那半天的公分。

“我等春兰回来了,就领着春兰回家去。你是不知道,以前春兰在家里干家务还不觉得有啥,这次春兰上你家来,可把妈给累坏了。正好把春兰带回家去干活,妈也好松松筋骨。”

起先铁妈并没有觉得少了春兰会怎么样,也是后来吃知道,家里少了一个干家务的,能多多少活计。

这家里家外一把抓,她有上了年纪,可不就是累得够呛。

这还是有儿媳妇帮忙的情况下,真要只有一个人,还也不用上工了,直接在家里忙活就够一天干的。

所以,铁妈是真心想把铁春兰带回家。

铁冬梅见挽留不得,便也没有勉强,因为她知道她妈的性格,既然说了不会留,那八成是不会留。

“那妈等会儿带些东西回去,这了千万不能不要。”趁着她妈没说,铁冬梅就把话先说了。

这个铁妈倒是没拒绝,亲妈到女儿家来看女儿,带着钱来,连顿饭都每次,还空着手回去。

绝对是要让人说道的。

说她女儿不会来事儿,就是她儿媳妇见了也会生气。

所以,这个不能拒绝。

“那你少给点儿,意思意思就成了。”有东西拎回家就成了呗,这事儿就是一个心意。

心意到了就成。

不在乎多少。

“妈,我这也不花钱,是别人送的,一包红糖。”铁冬梅这个口中的别人,就是程瑶。

程瑶昨天刚上家来看过她,可不就是拎着东西过来的。

那东西她打开看了,足足一斤的红糖。

红糖可是好东西,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妇女都很好。

这个玩意儿还要票,寻常买不到。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回礼。

铁妈听了还挺奇怪,“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大方的朋友了,我怎么不知道?”

通常来说,一包红糖就是一斤。

半包就是半斤。

一出手就是一斤,可不就是大方得很。

“妈,对方也不能算我朋友吧,跟我婆婆关系还不错来着。对了,给我治病的那位大夫,就是对方介绍的。人心肠还挺好,是个下乡的知青,可惜人是昨天来的,妈没看见。她长得可漂亮了……”

铁冬梅对于程瑶这个好人,当然是一通夸赞。

铁妈听了连连称赞程知青是个有善心的姑娘。

“妈这次是看不见了,等下次妈的了空,你身体又好了,你领着妈上程知青家道谢去。要不是人家程知青好心,你现在还不知道咋样呢,合该好好谢谢人家。”

“妈,这我都知道的。我每次见她,都有感谢。”

铁冬梅又不是三岁的小孩,人情世故方面,她还是懂得的。

至少她留给程瑶的印象,不算太差。

母女两个说和知心话,过了好一会儿却不见铁春兰回来。

铁妈出门看了看天色,“春兰不是洗衣服去了吗?怎么还没回来?”

铁冬梅也不清楚状况,“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做什么别的事情去了吧。要不妈留家吃顿饭,也就耽搁一会儿的功夫,春兰又不傻,总是要回家吃饭的。”

铁冬梅这话倒是没说错,可她妈确实等不住了。

“这还有好一会儿的功夫,我还赶着回去上工。妈就先不多留了,下次再来看你,至于你妹妹,等你妹回来,你让她直接收拾东西回家来。今天就回来。家里还有那许多事情等着她呢。”

早点说亲,早点把姑娘嫁出去,早点放心。

“成,妈,我知道了,您路上多注意安全。”

母女两个依依惜别,在厨房忙活午饭的黄老太听见动静,赶紧出来。

“亲家母,怎么才这么点儿功夫就要走了,好歹留下来吃顿饭再走。”黄老太适时挽留。

铁妈摆摆手,“不了,家里还有事儿呢。我下回再来看冬梅,到时候您可千万别嫌我烦。”

“那哪会,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转头,黄老太就想起春兰,“唉,春兰这孩子也真是的,平日里都在家,偏生这会儿不再……”

“这有什么关系,不要紧的,等春兰回来,让她自己回家就是。就说我说的。”

两老太太又说了几句,铁妈就赶紧提出告辞。

黄老太见亲家母一脸焦急,便也没多做挽留。

再说她心里倒是真心想让亲家母早点走来着,追上说的挽留,才不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