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客人

杜府。

天还没亮,上上下下就忙碌开了。

今儿个是自家老爷收关门弟子的大事,老爷和夫人都交代了,今天办差都得小心了。

听说京城来的那两位贵人也要来观礼,那就更不得了。

还好,虽然这杜府留下的都是以前家里的老人,规矩什么的没有京城那边的好,可管事的,还有几个得力的丫鬟和嬷嬷,那都是杜太医和齐夫人用着顺手的。

有她们坐镇,杜家虽然忙而不乱。

屋子院子连大门口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灶下也灯火通明,采买天没亮就去跟说好的人家,将要用的食材之类的给买回来了,此刻灶下的厨娘们,忙得脚不沾地。

杜太医这个年纪了,觉少,听着外面的动静,也睡不着了,干脆起身。

齐夫人心里也有事,两人干脆起来,梳洗打扮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半天后,杜太医倒是笑了:“这老都老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怎么收个徒弟反倒紧张起来。”

齐夫人干脆指着说不放心,要再到处看看。

杜太医只好抓着一本医书,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

宋家小院这边,张婆子也是一夜没睡好,光拜师礼昨晚就盘点了五六遍。

连库房都不放了,全堆在她的屋子里,看着才踏实。

一早就醒了,换上了新作的衣裳。

吴婆子打来水,伺候着张婆子梳洗,给张婆子梳了个如今城里老太太们最流行的发髻。

虽然是孝期,到底今儿个事关重大,还给插上了几根银簪子,以表郑重。

其他人也都醒了。

王永珠也有点紧张,这毕竟是她第一次这么正式的拜师,又拉着宋重锦演练了一下拜师的流程,才松了一口气。

宋重锦难得看到王永珠这么紧张的样子,比他们订婚和成亲那日都紧张。

一时心里又有些发酸,拜一个老头子为师而已,不就磕头,斟茶吗?哼!

面上还得安慰:“放心好了,一切都有主礼人安排,你只要跟着主礼人的安排做就好了。”

因着今日是王永珠的大日子,虽然在孝中,不能披红挂绿,为了显示稳重,王永珠特意挑了一套深色的衣裙,头发也梳得干净利落,并没有戴一点饰物。

正是十六岁的青春年纪,即使是深色的衣裙,不着任何装饰,越发显得王永珠眼如秋水,眉如远山,虽然因为守孝不能吃荤腥,可脸庞还透着青春豆蔻年纪,特有的粉嘟嘟的好气色。

这几个月,王永珠似乎开始抽条了,原来的圆嘟嘟的脸盘也开始瘦下来,平日里不觉得,今天穿着深色的衣裙,裹着束腰,脚下一双鹿皮的小靴,显得身材高挑,纤细袅娜。

张婆子看了,忍不住夸赞:“我家珠儿如今看来,倒越发像个大姑娘了。”

一面又心疼:“可见这守孝,把我家珠儿都饿瘦了。等你拜了师,我得问问你那师父,怎么也得开点补药,给你补补才行。”

宋重锦忙打岔道:“娘,时候差不多了,我们先吃早饭,再准备一下,等马车来了,就该出发了。”

张婆子一叠声的又让丁婆子快把早饭端上来。

因着要拜师,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怕吃了汤汤水水的,一会拜师的时候万一要上个厕所啥的尴尬。

王永珠只吃了两块点心,喝了小半碗银耳莲子粥,就放了筷子。

张婆子虽然心疼,也知道今儿的事容不得半点差错,到底是什么也没说。

吃了早饭,雇的马车到了门口,一家子忙将拜师的礼物给搬上马车。

说来张婆子曾经给王永安准备过拜师礼,宋重锦当时拜许由为师,礼物却是他自己出去打听后置办的。

都是六样,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肉干,张婆子当时还准备了束脩银子红包。

可这行医行业拜师礼,两人都没经验,也不知道问谁去,就琢磨着,在这普通的六样拜师礼上,又加了不少东西。

什么各色糕点,上好的酒,当然少不了杜太医最爱的茶叶。

还有王永珠亲手给杜太医和齐夫人做的两套衣裳,反正是该送的不该送的,都整齐备了。

装了几乎半马车。

这么一路到了杜家门口。

杜家的人早就守在门口,看到王永珠下马车,殷勤的就迎了上来,先将人给带到正院,又唤人把东西给抬进去。

到了正院,杜太医和齐夫人早就等着了。

齐夫人招呼着张婆子到偏厅去说话,宋重锦和王永珠跟在杜太医身边。

杜太医怕王永珠紧张,先大略说了一下拜师的流程,跟宋重锦他们打听的差不多。

又跟王永珠说了些一会该注意的事项,还有安排之类的。

没说上几句,就听到门房来报,说已经有客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