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6页)

现在唯一有可能有这方面人脉的,就是杨旅长和他的女婿。当然,杨旅长现在已经享受师长待遇,应该叫杨师长才对。当年他就是因为黄父的原因才反对他跟阿柔在一起的,现在让他帮忙打听黄父的事儿,他也不一定乐意。

让人意外的是,杨师长非常爽快的应下了,让他过两天等电话。

***

新生儿到家,总免不了鸡飞狗跳,尤其是一齐到家两个,光哭声,那杀伤力,连后头皮革厂里的工人都能听见。苏强东和黄卫红一听见双胞胎哭声,就下意识想要找棉花球堵耳朵。

以至于幺妹推开工厂大门进来,他们都没听见。

“卫红哥哥,你不是要回家吗?”他平时都是二十四小时守电话,今儿家里有事要回去,所以让苏强东来换他。

黄卫红两只耳朵堵得严严的,几乎是密不透风,手脚还不由自主的晃来晃去,嘴巴里哼哼着啥,一副“二流子”模样。

果然,走近一听,他正在哼的就是温柔婉转的“小城故事多”,俗称的“靡靡之音”“黄色歌曲”。

幺妹惊讶得张大了嘴,“哥哥你居然听黄……歌曲!”

“嘘!”黄卫红拿下棉花球,提出录音机,“要听吗你?”

幺妹猛点头。这位叫邓丽君的女歌星,在年轻人里可受欢迎啦!他们市一中有几百个她的小粉丝呢,那样温柔婉转的声音,充满诗情画意和绵绵情意的歌词,让听惯了革命歌曲的少男少女们心潮荡漾。

当然,电视上是听不到的,想要听这样的“黄色歌曲”只有两个方式——要么买翻录磁带,要么偷听敌台。

菲菲有一盘翻录的磁带,她已经跟着听过好几次了,可上头的歌曲只有三首,每一首都让她们翻来覆去重复又重复的听了无数次。黄卫红把她叫进屋里,拧开收音机,换了几个方向,支楞起天线,不知道怎么搞的,一会儿,里头就传来熟悉的声音。

不过,唱的不是她们听过的,而是另外一首。

“还没听过吧?”黄卫红得意的哼了一声,“这可是邓歌星的新歌,刚发行的,咱们国家还没几个听过的。”

崔绿真这才明白过来,这小子居然偷听敌台!敌台啊!这真是太过分了,这下让她发现了不听俩小时才够本嘞!两个人差点为收音机抢起来。

这年代的年轻人们,不止他们,就是像李思齐那样的运动员也都爱听这种焕然一新的歌曲,甚至民间有流传“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的说法,思想可真是够解放的。

俩人年纪相近,又都是活泼好动的性格,如痴如醉的听一会儿,又鼓捣着搞出别的“敌台”来,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声音调到最小。

“停停停,卫红哥哥听这儿。”幺妹让他赶紧停下来,只见收音机里传来女主持人略微奇怪的普通话口音:“最大一起冤案……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旅行……”

这些拨乱反正的消息,幺妹早已经被新闻联播和报纸上看过了,但她依然听得津津有味,很想听听“敌台”同志是怎么评论这个事的。可惜女播音员只是念了个新闻梗概,又转到下一条:“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进入罗布泊考察,为寻找水源独自进入沙漠,至今未归队……已动用大批部队进入罗布泊地区地毯式搜索,至今仍未……”

幺妹一愣,这新闻她可没看过,看黄卫红又想调回“黄色歌曲”上去,忙道:“哥哥等一下。”

“这有啥好听的,你每天看报纸不也能……”

“这不一样嘛。”她现在才知道,这位叫“彭加木”的科学家,居然在罗布泊失踪了!罗布泊她在书上看过,可是无人区呢,周围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一个人走丢的话,不知道得多危险呢。

然而,报道里也没提具体的细节,她明天得去问问曹宝骏,他们家换了外国电视机,能收看到外国电视台,不知道对这件事又是怎么报道的。

“下面请欣赏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1】播音员的声音哀婉极了,颇有股催人泪下的感染力。

这首诗是流沙河在被平反后写的非常有名的诗歌,外头还没流行的时候,大河诗社就已经拿到了一份诗人的亲笔手稿,陈静和其他几位年轻人一天要朗诵不知多少次。每一次都是饱含深情和泪水,甚至有时还会自编自导吟唱出口,有时情绪来了诵着诵着就嚎啕大哭。

崔绿真虽然无法跟他们一样感同身受,但她也能理解。

黄卫红一直知道这个小妹妹是个非常感性和爱读书的,没想到听个敌台她都能这么投入,“不就一首诗嘛,你妈她们不也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