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3/4页)

沈煊甚至顾茹对此都无甚在意,要说不在乎生身父亲态度那是假的,只是那个会因着父亲的些许偏待偷偷哭泣的小姑娘,对于如今的顾茹来说,实在太过久远了。

只有一旁的顾菀神色有一瞬间的怔仲。看着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心中酸楚难言。

午间,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聚在一块儿,只是因着方才之事,郑氏终归还是将男女分成了两桌,中间用特意一块儿屏风围起。

男人那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番觥筹之中,气氛倒是颇为不错。酒过三巡后,顾大人偶尔也会说起衙门里经办的案件纠纷,文风经济等等。梁姐夫对此倒是无甚兴趣,他资质平平,光是圣贤之书都读了大半辈子。若不是被梁大人带在身边一段时日,估摸着便是典型的书中呆子。

因着这个,哪怕梁家如今已经快要完全退出官宦之家,梁知州依旧不敢将自家唯一的举人放入官场。彼时人走茶凉,没了他这个背后靠山,他儿子那就只能是给人腾位置的命。更甚者,官场多年,真正能做到完全左右逢源的又有几人,有意无意的,总会有得罪的人。

不得不说,梁知州对自家儿子的预判还是非常准的。依着对方这明惶惶的不耐之意,对一县经济更是丝毫没有兴趣。这要当了县令,弄不好真是被架空甚至顶锅的命。

倒是沈煊听得兴致勃勃,说实在的,无论日后要不要外放,多听些些个经济民生于他而言,自是没有坏处。更何况岳父大人着实管理一县许多年,经验丰富,且毫不藏私。

一席之下,沈煊自是收益匪浅。

倒是待沈煊说起江南吴家即将进京任职之事,梁大姐夫这女婿倒也跟自家岳父难得意见统一。

“外戚这般猖獗,我等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几十年,终归比不得美人一笑。何苦来哉!”

“是啊,听说那位吴大人当初也是同进士出身,连翰林都未曾进过,如今却也能封阁拜相了。”

想想自个儿十几年蹉跎在一方小县城里,顾大人这心里头也不是没有郁气的。如今好不容易朝中有人了,他也到了快要致仕的时候了,想要挪动根本不大可能。

便是连顾廷远等一众小辈提起吴家都屡有鄙夷之意。

这些约莫便是现今正统文人特别是清流一脉对于吴家入阁的态度吧!

沈煊抬起杯子,轻轻的送到嘴边。遮掩了眼中复杂的神色。一杯水若要是清澈透明,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不辞辛劳的维护,然而只需一滴墨水,便可将满盘皆输。

一杯酒的时间,已经足够沈煊回过神儿来。桌上几人复又热络了起来。便是连方才一度颇不自在的梁大公子,都鼓起勇气红着脸朝着沈煊敬了酒。

而此时女眷那头,气氛却着实诡异的紧,自得知了梁大姑娘的种种算计之后,顾茹不免给对面这位梁大小姐打上心里深沉,觊觎相公等等标签儿。如今跟这位“情敌”坐一块儿,眼瞧着对方这般安静温柔的模样,顾茹却不敢再将对方当做什么单纯小姑娘。

不光是顾茹,便是在座几人因着这位的存在都跟吃了个苍蝇一般,不上不下难受的紧。尤其叶氏,知晓几年前当家的受到慢待便是因着眼前之人,若不是郑氏提早嘱咐,叶氏早就当场发作了起来。

婆婆说的对,对方最擅长挑动他人情绪,再借由旁人做了垫脚之石。她可不能再着了对方的道。对这种人,不理会才是最好的手段。

倒是对方依旧还是那副娴静温柔的模样,好似丝毫未曾查到席上众人种种心思。顾茹心想,要是对方不曾觊觎自家相公,她都要佩服这位了。

顾茹本就有些不胜酒量,因着眼前之人败胃口,席间便借口解决生理问题来到外头透个气。

谁成将要想回去之时,却瞧见特意站在园中的顾菀本人。那模样,一看便是在等什么人的样子。顾茹不由放下了脚步。

一时间两人都不曾说话,儿时仿佛一直在争锋相对中度过,关系自然好不到哪去。昨天又发生了那般尴尬之事,姐妹二人此时都有些无言。

沉默良久,正当顾茹准备离开之际,这才听到对方开口说道:

“妹妹你可知晓,姐姐我有多嫉妒你吗?从小便是嫉妒的发疯。”

“猜到了。”顾茹淡淡道。

“只是我不明白,小时候姐姐你又有什么好嫉妒的?祖母那般疼你,在老太太面前,便是我这嫡出孙女儿一应待遇也都是比不得姐姐你的。准确来说,祖母眼中差不多也没我这孙女儿吧。甚至父亲,表面上对我二人一派公正,实际上也更喜欢喜爱诗书的姐姐。”

“试问哪一个庶出女儿能有姐姐这般运道?”

“呵呵,疼爱,当真好一个疼爱?”顾菀面带嘲讽,眼中丝毫瞧不出对已逝祖母的孺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