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溜肉段(第2/3页)

这就跟最好吃的饭是外婆做的饭是一个道理,食物美味是味觉和记忆的混合作用。甄珍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又让圆脸大姐给盛了口中午的剩鱼,尝了一下。不能说不好吃,鱼肉也新鲜,是中等偏上的家常味道,要挑毛病当然也能挑出一堆来。

甄珍歇了技术交流的想法。

厨师是个熟能生巧的行业,做菜做得多,就有了肌肉记忆,像大刘这种中年厨师,做惯了厂子里的大锅饭,就算她现场演示一遍做溜肉段的技巧,他也不一定能照做,何况……甄珍觉得,就算她做得再好吃,店里的人估计还是会认为大刘的加厚溜肉段更合胃口。

这两天没少听五金店小老板叨咕,说这家店开业这几天,生意一天比一天差,如果没有起色,一个月赔一两千都是少的。

其实他们是空有宝山而不自知。

虽然店里的人看着都是实在人,但甄珍考虑毕竟是同行,忌讳交浅言深,没对大刘的厨艺发表意见,临走前送给他们问世八百年的老食谱《山家清供》中的一句话,“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望着姐弟俩离开的背影,店里人陷入沉思。

开饭店的靠成绩说话,甄珍年龄虽小,人家业绩好,是这行里的大学生,他们虽然年纪不老小,在餐饮界就是个小学生水平,大学生的话小学生要听,但这句话要怎么理解?

老胡小舅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你们是不是傻?我姐夫爱吃臭鸭蛋,觉得臭里带香,我姐嫌弃得不得了,一闻那味就犯恶心,吃饭这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家甄珍的意思就是……”

老胡猛地抬头,“你小子一点不傻,说得好。适口适口,最喜欢大刘的菜的是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吃惯了大锅饭的人,咱们市像咱们这样吃惯了大锅饭的人有多少?百八十万有没有?现在还有没有大锅饭了?没有了。大家怀不怀念?不怀念才怪。这就是市场,特别广大的市场,咱们没找对经营方向啊。”

朴爱善在窗边见甄珍姐弟买个孜然面买了半天才回来,不放心出来问:“甄珍,你俩干啥去了?”

甄珍没瞒她,说了江上渔家的事。

朴爱善头疼坏了,“你这孩子,咋那么实在?他们要是想歪了,还以为你是在使歪心眼,不想让他们跟你竞争呢。”

“我只提了一嘴,做不做在他们。”

“你这孩子像你爸妈,厚道。”

甄珍摇摇头,“餐饮市场就是一块七彩蛋糕,除了档次上的高中低端,口味也不同,有人爱吃冷面,有人爱吃鱼,当然肯定也有人爱吃食堂菜,种类越丰富,这块蛋糕就越大,相应地我们分得的那块也就越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合伙人们都没意见,老胡拿出当年做副厂长的工作效率,用两天时间搞定手续,重新调整灶具,换上更大的锅。

街上的行人见开业没几天的江上渔家又换名了,叫饭盒菜。

一听饭盒菜,不缺产业工人的省城居民既亲切又熟悉,进门一尝,饭菜的味道更是他们所熟悉的。

“我就爱吃面多的溜肉段,饱满实在。”

“还有这只有土豆跟牛肉渣的土豆炖牛肉,找没找回当年的影子?”

“当年我在厂子里,打一份烧茄子能吃六两饭,就是这家这味的,咸口的特别下饭。”

老饭盒主营三块钱的快餐,两荤一素,油大口重,米饭管够。重新开业两天,就接到中午来给单位订餐的大单,反正他们人多,完全忙得过来,大刘又挥上了他使的最好的像铁锹那么大的大锅铲,喜滋滋地也找到过去的影子。

忙过三天一盘账,看数字,大家高兴坏了,没想到做快餐这么挣钱。

原来开饭店定营业方向,就像找对象一样,要找到最适合你的那盘菜,他们的菜就是回炉的大锅饭。

大家感慨,“做买卖真得一点点摸索着来,不交点学费不行。”

“别忘了是谁一语惊醒梦中人,咱得给人家小甄老板交学费。”

“应该的。”

老胡忙完中午这段,带着店里几个男的,拿着昨晚弄回来的东西往甄珍店里去。甄珍正好也忙完,在前厅休息,见到来人,忙起身问道,“胡厂长,你们这是干啥?”

老胡笑笑,“小甄,你人大气,不计较我们是你竞争对手,还帮我们打开经营思路,我们几个拿不出别的谢你。第一次来吃饭,见你费劲巴拉地往楼顶运炭,我们齿轮厂别的不多,就滑轮多,给你安一个放楼顶,以后你把东西绑好,在楼顶一摇转轮就能把东西摇上去,也能省点事,承重二三百斤都没问题。”

除了滑轮,老胡还带了幅裱好的书法作品,“我老丈人爱写大字,我让他写了两幅,挂店里一幅,这幅送给你,你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