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5页)

“可以啊,来国内投资的都是贵客稀客,只要他们指定了,我们跑断腿也得安排到位。”

张卫红啥也没发现,很实诚的说了。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国内需要投资,欢迎投资,不管是华侨还是正宗的国外团队,他们都热烈欢迎。百废待兴,一切都需要发展。只要是来个正经投资的,他们都要认真接待。

许勺眨了眨眼睛,悄咪咪的将自己的脑袋缩了缩。

“我记得张局长您说过,这投资团队来之前就一个要求,是要吃地道的海城美食对吧?得亏是您想到我们廖家酒楼头上,不然我们和这投资团队还真不一定能碰上呢。”

廖清欢笑眯了眼睛,愣是把吕锅几个人看得脖子凉悠悠的。

“不是这样的师叔,没直接指定廖家酒楼是因为怕咱们这怀疑廖家酒楼和我们有啥勾结,这不是没敢指定嘛。要知道国内是这样的态度,我肯定嚷嚷着一定要吃廖家酒楼了。”

许勺解释了两句,再不解释,师父的眼神都要化成刀子扎在他身上了。

“对对对,很多外国友人是不知道咱们国内的情况,还以为咱们像以前那样呢,不少人都是观望的状态。廖师傅您想想要还跟以前那样,这国外投资团队来了,还指定吃廖家酒楼,咱这整个酒楼都跑不脱您说是不是?”

张卫红琢磨过味来了,廖师傅是不满意自家这师侄没直接指定廖家酒楼呢。那不能让廖师傅误会,坚决不能让他们之间产生隔阂。现在的张卫红宛如墙头草,哪边不对护哪边。只要能把投资团队稳住了,别说墙头草了,狗尾巴草他都能当。

廖清欢轻哼一声,拿勺子舀了一勺子宫保鸡丁,“都吃吧,这事我不说了,吓得跟什么似的,我是那么转不过弯的人?”

“那必然不是,师父,这是我做的宫保鸡丁,改良过的,外国人爱吃,咱国内的不一定喜欢吃。”

许勺殷勤的站起来,又给他师父弄了一点。

廖清欢尝了几口,什么也没说,又细细的吃完了,端起旁边陆长缨给她舀的汤慢慢的喝。

酒足饭饱,许勺许盐他们就留在后院住,他们带过来的团队在酒楼吃完饭,就被张卫红安排去住招待所了。

廖清欢叮嘱了小丸子做好作业,就到吕锅门口敲了敲门。

“我就知道师父您会过来。”

吕锅穿着整整齐齐,还没有睡的意思。

廖清欢转身往书房走去,吕锅赶紧跟在后面。

“你也尝出来了?”

“何止是我啊,二师弟三师弟他们都尝出来了。小师弟做的我们一碗一碗的吃,就是不想让其他人比出来。”

吕锅低着声音说道,小师弟这么久没回来,他们肯定都要尝尝小师弟做的菜。小师弟一口一个外国人爱吃,他改良过的。可再怎么改良,做的菜没滋味了,这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他们几个都做了菜,怕大家伙尝了说出什么不对劲的话,于是他们师兄弟几个把罗宋汤还有宫保鸡丁都分了,愣是不敢让小师弟自己也尝。

廖清欢唇角都拉直了,她下午喝了罗宋汤后心里就一直在想着这事。

再到吃了宫保鸡丁,那心里酸得像要爆炸了一样。

随着师父走进了书房,吕锅将门给带上。

“我跟小师弟打听了,他说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才改良的。但咱们都知道不是改良的事,而是他做的菜没滋味了。”

廖清欢坐到椅子上,靠着椅背沉思。

“他自己还不知道。”

吕锅点头,“对,他自己不知道,我听他说,他在国外开了好多家店的,生意做得非常大在。因为改良得好,小师弟话里的意思还挺得意的。”

他一口一个外国人爱吃,像是获得了外国人的认同感就不一样了一般。这种感觉听得吕锅有那么点不舒服,但小师弟在国外讨生活不容易,心态转变了也可以理解。

廖清欢伸手扶额,她现在头疼,惋惜小徒弟的灵气,又觉得自己这个师父当得着实不到位。

吕锅拿着旁边的开水瓶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您别想那么多了,小师弟都这么大年纪了,想再改回来,难。”

更何况他也不一定愿意改,外国人的认同,对小师弟来说比他们的认同更加重要,这是吕锅想到的。

廖清欢伸手拿水,一不小心被搪瓷缸子外面烫到手指。

她嘶了一声,捏着手指缓缓摇头。

“年纪大了就不改了?我当年怎么跟你们说的,无论做什么都怕被同化。现在海城那么多老菜式都没了,大家嫌麻烦怕麻烦,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简化,很多孩子都吃不到正宗的海城菜了。咱们廖家酒楼这么多年传承下来,只有不断优化从来没有被同化的说法。我能理解小勺迎合外国人改良,我也赞成他改良,但他改良得自己做菜的水平退化成这个样子?改良到自己做的菜没有了一点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