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2/2页)

本朝历史史官写成。

太后答应替他们立传,这是天大的惊喜。

他们已经富贵之极,余下就是一个名声,千古留名,死了也闭眼了。

几个人都是通透之人,莫看眼下有人气势汹汹,终究一日,大家都会称赞太后圣明烛照。

他们却是这一项善意新政的改革推动者之一。

几人齐齐谢恩。

再者,太后承诺都会回报。

他两人是亲王,却是递减承袭。

更为尊贵者,还有世袭罔替,世袭罔替之下,还要一个多袭一世。

新政宣讲王爷团队下达江南之后,不过半月就平息学子们的反弹。

安王平王原本就有威望,十五十六十八都是皇叔,陛下的诚意满满。

这些书生也很感动。

他们读书的目的不就是学成文武艺授予帝王家?

而今陛下这般礼贤下士,他们闹□□,陛下不仅没有打杀囚禁,还派遣皇室亲王前来宣讲劝慰,这本身就很能打动这些学子。

这些人多数都是被人挑唆,人云亦云的跟着闹腾。

其实根本没有仔细研究新政的利弊。

等待几位王爷细细讲解阐述,大多数人都通透了。

他们中虽然多数人抨击女子科举,却又都拥戴废黜残害女子的酷刑,骑木驴这种龌龊的刑罚,犯了罪行直接发配斩首就好。

至于夫杀妻,斩立决。

大多数男子也认同。

这个世上残酷到杀妻者,毕竟只是少数人。

多数人顶多是喜新厌旧,休妻和离就是。

太后娘娘并未说不许和离休妻,只是提出,女子婚姻不协调,也有提出和离的权利。

这一点虽然让人不悦,也不至于以性命相搏。

最终,太后退后一步,出台的大月朝新政,已明确表示,女子科举,不涉及朝廷了六部,只进入有关妇女部麾下的各部门任职,管辖的范围也只是设计妇孺权益。

但是,作为退出六部衙门的补偿,太后要求,朝廷出钱出力,修建国家女子太学,学业除了仿照国子监的国学不,增加医学部,农业部,工业部。

女子太学,如同国子监一般,为六局一司,妇女部,惠民署,输送官员。

学员的招收,也跟国子监一般,可以贵族贵推荐,也可以地方举荐,也可以自己通过考试入学。

这样一部通过谈判之后决定,有关女子法律的细则出台,抨击的声音顿时消失无踪。

文武百官只管堵住了女子进入国家权力中枢的大门,其余也不就不跟太后较劲了。

毕竟,他们寒窗十几年,宦海数十载,根本不想辞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是失败者的自娱自乐罢了。

男人不能一日无权。

他们更不能连累子嗣,取消三次科举资格。

毕竟,家族的存在壮大,也是要靠着做官的族人支撑,替族人遮风挡雨。

一味苦读不出世,久而久之,就被会其他宗族蚕食。

轰轰烈烈的抵抗新政运动,在九月底落下帷幕。

妇女部,女子太学,太医院女部,都由新帝水泽下达圣旨,写入律法。

妇女部成立圣旨下达了,可是,妇女部的首席女官尚未就位。

惜春踊跃报名,要求进入女子太学任教习。

她公公婆婆也支持,但是,只给三年时间,要求她在二十三岁回家备孕。

惜春为了出来做官,那脑袋点水蜻蜓一般。

元春同时下达两道懿旨,一道征调令,不论男女,只要身怀济世活人的医术们都可以参加朝廷的甄选,进入太学,太医院女部就职。

一道招生令,女太学在十三行省招生。

不论出身贵贱,凭户贴报名,只要通过考试,都可入太学学习。

学习期间,吃穿住宿全部免费,每月二两月例。

附注:阻扰女学招生,严惩不贷。

这二两补助,纯粹就是为了安抚那些民间重男轻女的父母而设定。

有些人不想女子读书,有钱拿却好商量。

随后,元春设宴,宴请京都所有未婚贵女品茶,同时抛出妇女部招收女官的消息。

女官岁数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岁数超过了选秀的岁数十七岁,却是为了给京都地面守了望门寡的贵女一个机会。

贵女多是自愿守寡,太后也不能干涉。

若是觉醒,元春肯定要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