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琼英(第2/3页)

皇后大姑子和文皎小姑子两个也都是直脾气的好人,京中的夫人们深交下来也多有脾气爽利的。

有了她们,韩琼英才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死人。

一个只会相夫教子的工具。

本来在京中韩琼英只是偶尔会觉得难过,家里孩子们热热闹闹,出去有好友相伴,在文皎家里还有先生上课。

虽然和在闺中完全不能相比拟,连个出去骑马的功夫都没有,韩琼英

还是觉得这日子是可以过下去的。

有时候她会想,她现在过的日子已经比天下大多数女子都舒心顺意了。

虽然母亲早亡,可她从小是被父亲和三个哥哥娇惯着养大。十几年来从没受过半点委屈。

等她长大,丈夫是自己挑中愿意和他成亲的,婚后如胶似漆感情体贴,公婆妯娌也和善,到现在屋子里连第二个女人都没出现过。

身处王公贵胄之家,不愁吃穿不愁用度,不似边关百姓,为了冬日里有口吃的,一年到头都在辛苦劳作。

生育了两个孩子都健健康康,聪明可爱。景岚虽然小时候过于羞涩不爱说话,但和黛玉几个小姑娘玩了一两年,现在出去也不怕人了。

不管从哪方面看,自己都是这世上难得的一生平安顺遂的人了。

所以在京里的时候,韩琼英每每心里不痛快,总用这些来安慰自己。

可等她和苏文哲一起到了苏州后,发现苏州这些规矩礼教比京中还要稍稍严苛些,这里的女子讲究的是温婉贤淑,她只能一再忍耐。

没了贴心的姐妹能说话,苏州城也很快逛遍了,景岚景熙都要上学读书,苏文哲也有一堆公务要忙。

韩琼英只能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院子里,一日复一日做着和昨日相同的事情。

这一年半以来,韩琼英自己一个人闷闷呆在屋子里想事的时间越来越长。到最近几乎是每日都要发呆半个时辰。

身边跟着的丫头婆子们担心,私下劝了看奶奶不听,只好悄悄儿的告诉苏文哲。

苏文哲知道韩琼英无聊,每每从外面带了新鲜东西回来,说各样的笑话和新鲜事给韩琼英听。

韩琼英看丈夫这样,知道自己惹人担心,也想了各种办法调节自己。

她在院子里耍刀耍了个痛快,身上极累,心里却越来越难过。

为什么苏文哲可以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为什么只有男子可以出相入将。

她自认一身武艺不逊于宁远军中的将军们,可现在却只能在这窄窄的院子里给苏文哲打理后宅!

凭什么!难道就因为她生为女儿身?

韩琼英悲从中来,面上两行清泪,眼里燃着火焰。

难道她这一辈子,就注定在后宅里消磨下去?

京中贾府也忙着过年诸事,且今年贾府比之往年更忙几倍。

翻了年正月十五,贤妃娘娘就要回家省亲了!

虽然贤妃娘娘还无所出,可正因她无所出又身居二品妃位还能归家省亲,让贾府和京中各家都认为贤妃娘娘极受宠爱!

因此,想要借机搭上贾府这棵大树的官宦可不少,甚至连一些本来不与贾府交际之家,也试探着和贾府走动了起来。

比如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夏太监,一出手就给贾蓉弄了一个五品龙禁卫的出身。

……虽然说实在的,这是贾珍花了一千五百银子买的,可有的人家想买还买不着呢,这不正是证明了贤妃娘娘在宫里的威风?

连夏太监都对贾府示好,还有多少人家往贾府扑上来就不用说了。

这些内宅里交际上的事,一向是由夫人们出面。但要交际的人家太多,王夫人内外兼顾,分·身乏术,便和贾母商议要找帮手。

王熙凤院子里三个孩子,说贾琏又不在家,自己忙不过来,这一出了门,三个孩子有事,怎么和老祖宗太太们和她们二爷交待?

因此不管贾母王夫人怎么劝说,王熙凤都不松口要出去交际。

看着是时候了,王熙凤才凑到贾母跟前笑道:“老祖宗,不是我躲懒儿,实在是孩子们都太小,我离不开手。”

“要我说,这些要交际的人家家世有高有低。这些高的,不得不请二太太出去应酬。”

“有些差不多的,我看咱们二姑娘三姑娘都大了,在家照应着正好露露面,往后也好说亲事呀。”

她说完这些,看贾母眉头略松了松,叹道:“我看迎丫头探丫头这两年长进不少,也只好先如此。”

“这两个孩子都辛苦了,等过了年,我好好赏她们。”

这时候外头有人找王夫人,王夫人不得不先出去办事儿。

王熙凤便也就势请辞,笑道:“老祖宗,我婆婆还在院子里替我看孩子,不知道蓁姐儿又闹成什么样。”

“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去,明日再来看老祖宗。”

贾母点了点头道:“去罢。明儿把芃哥儿也带来,我也好几天没看见这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