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合一)(第2/4页)
所以,叶德强的评价在偏离之中,居然还微妙地有其道理。
只能说,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叭。
……
叶千盈在网站上浏览着10月份的同期论文,殊不知已经发行的月刊,早已在数学界掀起了一阵水花。
七大世界性难题虽然不是当前数学界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但至少绝不冷门。连不懂数学的外行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听过“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名字。
数学界真正的冷门是像abc猜想那种:只有一个R国数学家默默研究了二十多年,单是论文就写了七百多页,为此甚至单独创建了一个数学体系。
然后全世界的数学家都纷纷表示我们看不懂,建议作者和当前数学界发展速度比命长,努力再活五十年。
而七大难题则不一样。
几乎每个刚刚跨进数学界的天才,都要满志踌躇地对那七个世界性难题挑战一番——等挑战之后发现自己真不是那块料子,那就是另外的事儿了。
但也正因为大家年轻时都犯过类似的傻,所以大家都会对这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
出于这个缘由,本月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刚一发行,有好习惯的数学研究者们顺才往目录上一扫,叶千盈的论文标题顿时就醒目地映入了眼帘。
——这是,对冰雹猜想的进一步证明吗?
——作为公认的世界七大难题之一,3x+1问题竟然又有了新的进展?
可以被《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刊登的论文,绝不是什么常常见诸于各大小报首页的减智民科证明。能够得到这位老牌天王的认可,本身就意味着论文内容通过了专业性的检验。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时间,等不及从第一篇论文开始阅读,就直接翻开了关于冰雹猜想的进一步证明过程。
除了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之外,作者的名字也相当吸睛。叶千盈这几年人虽然没有参与太多次学术会议,但是几本著名的数学期刊上,始终隔三差五便会浮现出她的身影。
来自华国的叶千盈,当年的回文数女孩,也是如今数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
海曼·理查森,斯坦福大学数学系的终身教授,也是上一次在斯坦福大学学术会议时,和《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主编聊天,提及到叶千盈的那位数学家。
除了教授的身份之外,他同时还兼具A国数学学会会士、S国皇家科学院海外院士、以及菲尔斯奖得主的多重身份。海曼的名字在A国数学界如雷贯耳,放到整个世界里,他也绝对是排名前三十的数学家。
此时此刻,他手上便翻开着一本新发行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海曼率先注意到的不是冰雹猜想的相关标题,而是那个醒目的作者名——Qianying Ye
作为代数方向上不可绕过的大牛,海曼·理查森早在叶千盈证明了回文数猜想时,就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华国女生抱有兴趣。
以海曼在数学界的地位,每一年的招生季,他邮箱里收到的套磁信都数不胜数,几乎所有研究相关方向的年轻学子,都梦想着能够叫他一声导师。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他几乎不再招收弟子,除非有某个人的条件格外令他青睐。
而当初的叶千盈,便是有幸得到海曼关注的一个。
海曼自己的学生里就有华国人,每年向他投递套磁信的学生中,华国国籍的学生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海曼的概念里,优秀的华国学生对于出国留学一事,都非常的热衷。
当初听其他人提及了叶千盈提前毕业的消息后,海曼还回去检查过自己的邮箱,想看看这个灵气四溢的女孩是否给自己发送过自我推荐的邮件。
当然,那个下午,海曼一无所获。
他略略地有点失望,却也不至于过分失落。
毕竟,以叶千盈的条件,如果她的梦中情校是哈佛或者普林斯顿,没有教授会拒绝这样的学生,她也并无必要给斯坦福的教授发来邮件。
数学界本来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不可能隐瞒过对手和朋友。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海曼还迟迟没有听闻哪个实验室里多出了一名“回文数女孩”,心里不由很是奇怪。
在某次学术峰会上,他和一个认识的B大教授提起了这件事。
一听叶千盈的名字,那个B大教授只差没有满脸都写着认识。对方高高兴兴地告诉海曼,QianyingYe的近况很好,她决定留在自己的祖国和母校,完成接下来的博士学业。
得知这个消息,海曼感到十分诧异,同时也十分惋惜。
作为在生长在数学界强国、任职在数学界名校、同时还身为数学大师的海曼,一直对自己的国家和学校抱有一种天然的骄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