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3页)

维利奇,即发现埋尸的废宅屋主。

这两天,歇洛克弄来了二十年前的拆迁名单,走访了尚在伦敦的维利奇老邻居。

根据邻居回忆,三十七年前,维利奇一家原有四口人。

夫妻与他们的双胞胎男孩,但双胞胎兄弟在十二岁时因流感相继死亡。

自此,维利奇夫妻不喜与孩子接触,还旅居美国逃离伤心地。那段时间伦敦规划修地铁拆迁,而市政一直没能联系上维利奇夫妻。

当维利奇夫妻回到伦敦,没能与市政谈妥拆迁安置。其中的原因之一,也有可他们不愿轻易毁去孩子们曾经生活过的房子。

哪怕这一栋房子留下了的记忆,也不断提示着夫妻俩人失去的再也回不来。

哈德森太太说地与歇洛克调查的差不多,她也提到一点:

“维利奇夫妇不喜欢接触孩子,尤其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同时也不喜欢太接触有孩子的家长,应该是怕聊着聊着就谈起孩子伤心。”

别说人了,维利奇很少触碰与孩童有关的物品。

哈德森太太补充,“我记得当时店里的老员工说起维利奇夫妻,他们从前也会来买糖果,但自从双胞胎死后就再没踏足糖果店。”

无名女尸有过分娩史,在她骷髅头边的糖纸受到七到十三岁小孩的喜爱。

如此一来,维利奇夫妻不接触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他们主观上应该与死者罕有接触。

然而,凶手将死者将尸体肢解后埋在维利奇家,头藏阁楼身在花园,这与随手一扔相去甚远。

凯尔西换了新的角度思考,凶手杀了无名女士埋在维利奇家是分两步走——杀人分尸,仔细埋尸。

那对凶手来说,究竟杀死无名女士是重点,还是埋尸维利奇家是重点,或者两者都是重点?

歇洛克正也想这些,与凯尔西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点了点头。

不论凶手的重点是哪一种,他都将无名女士与维利奇夫妻视作存在某一关联。

维利奇夫妻与无名女士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有孩子。

再说并不富裕的无名女士,瘫痪后的十多年都被人精心照料。

她摄入了充足的营养,以及周全的照料(包括双腿按摩等),这才能维持良好的身体机能。

尽管暂时不能解释无名女士身上的反复骨伤,但从各类食物的日常大笔开销,与贴身不间断的陪护起码能说明一点。

——在无名女士患病期间,有一个体贴照顾且不曾离弃的亲友。

从时间上推断,无名女士瘫痪后,她的孩子十五岁左右。

对经济不宽裕的家庭而言,孩子到了十二岁基本都出去工作谋生,十五岁也能担起家庭的一半家用。

常年照顾无名女士的人,是她的孩子吗?

如果是肯定回答,维利奇夫妻与无名女士就有了鲜明的不同,却同样应在孩子上。一户人家早早失去,而另一个人始终拥有。

如果是否定回答,无名女士重病后被孩子厌弃,她与维利奇夫妻就有了相仿的悲哀。

不论是哪一种可能,凶手都将两者在做关联性比较。

想到这里,歇洛克再问哈德森太太,“刚刚您说有很多家长买糖果。就您所知,二十年前维利奇家附近,有没有哪一户人家特别宠爱孩子?也有可能是溺爱。”

凯尔西补充,“或者有没有其他家庭也也有双胞胎,人们曾将他们与维利奇家做对比。再者,哪家人虐待孩子,但是小孩对父母却尊敬有佳。”

“慢一些,慢一些。”

哈德森太太需要时间来回想不同的情况,“双胞胎,不,没有别的双胞胎。虐待,也从没听说过。至于特别宠爱……”

哈德森太太倒还记得几家人,“豪森夫妻缩衣节食供儿子去好的中学读书;讨厌鬼小史蒂芬敲坏了别家的玻璃,但史蒂芬夫妇压根不认为他有错;还有梅根丧夫后带着女儿,靠打零工为生,却还想把女儿宠成公主……”

零零散散,哈德森太太把仍有印象的事都说了出来。

凯尔西将其一一记下,他们全都是当年贝克街及其周边的租客。

比起得了拆迁费尚有迹可循的房主,租客的踪迹就难找很多,但她还是请哈德森太太尽可能描述那些人的长相。

也许其中之一,能与死者骷髅头的还原面容吻合。

夜十点,谈话结束。

打劫了妻子薪水的哈德森果然尚未回家。

请脚伤未愈的哈德森太太好好休息,凯尔西与歇洛克离开了贝克街221B。

临出门前,凯尔西本想给哈德森太太留一张纸条,但见歇洛克先一步给出了联系方式。

哈德森太太会为什么再联系他们?

一种可能是想起了更多的案情线索,另一种就是请侦探帮个忙。比如调查她的丈夫,取证后才能成功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