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康熙:朕心想事成
所谓“王子戴白冠”无非是王上加白, 成了一个“皇”字,这种拆字游戏还真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野心家前仆后继。
胤禩达到了目的, 心满意足。待在府里的胤禔也达到了目的, 同样心满意足, 此举堪称事半功倍。可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响, 旁人也没闲着。
这样就导致这年的春节大宴, 在座各位都有些心不在焉, 而宁寿宫家宴亦是如此。男人们固然在思考年后立储的问题, 女人们心里更清爽:一时的饭碗和一辈子的饭碗哪个要紧, 这还用问么?
家宴中既有咸安宫皇孙们这种旁观、且心情复杂的, 也有如八贝勒志在必得,或是如三贝勒想伸手又不敢,和四贝勒、五贝勒这种旁观者清的。还有就是旁支宗室希望借此立个从龙之功的, 和如直郡王这样稳坐钓鱼台者。
胤礽如今算是圈禁,把孩子们打发去了大宴上, 他和福晋、侧福晋待在咸安宫倒也安生。他还道:“如今倒是我拖累了你们,咱们在这喝一杯, 到底是过年了, 聊做庆贺罢。”
侧福晋李氏在旁边只是暗自垂泪, 旁边的二福晋叹口气,给了她一块帕子, 而后对胤礽道:“到了这个地步, 二爷还说这些干什么, 只是好生保重。好歹人还在,比什么都强。”
凌普、托合齐、耿额死的多惨就不说了, 长泰舅舅也暴病而亡,其他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真正树倒猢狲散。瓜尔佳氏说的没错,胤礽也是到了今天才明白,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
他一饭一衣都是皇上所赐,太子的詹事府说是小朝廷,其中的詹事也是皇上给他的人。朕给你的你才能接,朕不给的,你不能要……这个道理,胤礽居然现在才明白。
可回想旧事,胤礽心中不是没有怨言,纵然是我自己不争气,读书修身不成。可皇上呢,作为君父,放纵太子自幼要什么有什么,一应供应甚至超过了天子,而等你不想给了,劈头盖脸给我一顿教训,让我知道什么是“天威”,这难道不算不教而诛?
我还想这些干什么,胤礽苦笑一声,父子君臣、恩恩怨怨,已经说不清楚了。
“福晋,叫得寿和弘晰、弘晋都去了那边,不要紧吗?”看胤礽已经开始自斟自饮,李氏就压低声音问道:“虽说他们也算大了,可是……”
二福晋倒是很淡定:“年纪再大也是晚辈,放心罢,在太后那边,有皇上看着,再说,”她停了一下,看胤礽没注意她们这边,就道,“如今旁人才顾不上咱们呢。”
正如二福晋所说,家宴上众人都是心不在焉,得寿、弘晰、弘晋哥仨乐得大家关注不到他们。小皇孙们也都得了家里的嘱咐,在家宴上只说吉利话,或是聊聊同窗生活,横竖不提咸安宫。
如果说龙子凤孙们心不在焉不要紧,但康熙的心不在焉就显得格外出奇冒泡,宴会之前,胤禩曾经入宫觐见,是为了说京中流言事。
也不知道谁给八贝勒出的主意,说是如今京中流言甚多,让他在康熙跟前剖白一下心迹:务必要表现出他全心全意拥护皇上的决定,流言什么的,皇上您不必在意。
胤禩出来为自己澄清,可纯王富尔祜伦入宫的时候,将京中传言八贝勒相面,相士说八贝勒面相甚贵、福德绵长这件事告诉了皇上,还送上了一本流言来源的折子。
至于富尔祜伦为什么会知道,这事得怪胤禩自己,相士所言被八贝勒原原本本告诉了老九,老九为了向五哥、老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把算命先生的话当成论据告诉了这两个人。
而作为五贝勒的同窗好友,纯王富尔祜伦也知道了,作为领着差事、经常被康熙差遣、很得看重的亲王,听说这种事必须得上折子禀告皇上!
富尔祜伦提笔之前曾经认真的想过,“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这句话,他们在宫中读书的时候都读过,为什么现在老八就像脑子没了似的?
当然了,王子戴白冠这种话富尔祜伦没敢写,他委婉的表达了一下:八贝勒算命算出他非常有福气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了。还替五贝勒描补一下,说五贝勒觉得不妥,和他商量,决定禀告皇上。
在立太子的关头,一个在流言风口浪尖上的皇子,又宣传自己极有福气……然后还跑到朕这来说自己半点杂念都没有……老八你想干什么?
你敢把你老子当傻子!还有老九,你是朕的儿子,还是老八的弟弟?本末倒置,不知所谓。
若不是过年不好动刀兵,康熙简直想立时把那个什么算命先生给抓起来,他老人家忍气吞声等到了年后,派人去查问的时候,却被告知那个道士已经离开京城了。据说是南边来的,具体哪来的没人知道,这段时间在京中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