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页)

听他说话的口吻不似乡试干脆,谭佩珠皱了下眉,道,“好。”

院子里的花骨朵开了,隐隐有香味萦绕,谭盛礼问谭佩珠,“父亲若考得不好你可会失望?”

最初他走科举是希望让谭佩珠她们过得好点,摆脱谭家姑娘的宿命,顺便为谭振兴他们做示范,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撑起家业该怎么做,然而进了考场,对其他考生的亏欠又会蔓延上心头,尤其是这次,他感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很多,自己突然冒出头,占了个进士的名额,于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

心情复杂又矛盾。

夜色昏暗,院子里没有掌灯,谭佩珠搅着手里的手帕,低低道,“不会的,父亲为我们已够操心的了,无论此次结果如何,我都知道父亲尽力了。”

谭盛礼没有再说什么。

回屋先洗漱,完了出来吃点东西填肚子,卢老头赶着马车又去等谭振兴了,乞儿随他同去,他回书房看书,快子时了,外边传来动静,谭振兴和谭振学先回来了,谭振学表情平静看不出喜怒,谭振兴则显得尤为欢喜,明算有四道题太难了,他感觉又要写诗填充了,哪晓得不知怎么突然开窍了,刷拉拉就把题给破了,出来和谭振学对答案,答案差不多的,谭振兴不敢相信自己能答对所有题,“父亲,我感觉祖宗显灵了。”

定是谭家祖宗听到他的心声,附体帮助他考试来了,否则依照他平日的思路,四道题起码有三道题是不会的,这次不仅破题不说,还给做对了,不是祖宗显灵是什么,谭振兴双手合十,“多谢祖宗保佑,不肖子孙谭振兴感激涕零。”

谭盛礼:“……”

“那四道题答案是什么?”

谭振兴张嘴给说了,谭盛礼问谭振学,“你和振兴的答案相同?”

谭振学摇头,“不同,差不了多少。”

谭盛礼:“……”明算不像经义,意思相近就行,明算的答案差不多就是差很多,他看向沉浸在喜悦里而脸颊潮红的谭振兴,“你诗文的几道题写了几首诗?策论几篇文章?”

比起明算答案有误,谭盛礼更担心他又犯浑,诗文和策论乱来,哪晓得谭振兴一副看傻子似的眼神看着他,“父亲莫不是说笑呢,题目写着答题要求,我要是乱来考卷岂不就作废了?”他每题写了一首诗,策论按照要求只写了一篇文章,他又不傻,咋可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出岔子呢。

谭盛礼:“……”懒得提国子监冬试的事儿,嘱咐他们先回屋洗漱,有什么话明早再说。

谭振兴:“父亲,我太兴奋了,回屋睡不着,要不我挨着你睡吧。”他要读他的文章和诗词给谭盛礼听,让谭盛礼估算他到底能不能考上进士,若是回屋,心里总觉得没底。

不待谭盛礼回答,他已经想当而然的回屋洗漱然后准备来这屋睡觉了。

谭盛礼:“……”

顾及会试刚过,到底没有拒绝谭振兴,只是谭振兴默读文章是诗词时,他没有点评,等到隔天,他去书铺买了很多文章回来,让谭振兴他们自己看,看完后自己估算在会试中的位置,这可让谭振兴不乐意了,倒不是嫌麻烦,而是谭盛礼买的文章乃鲁州和江南名门世家子弟的文章,从几岁到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都有,看得他对比自己以前的文章诗词,认为这次铁定无望了。

纳闷谭盛礼为什么会试前不拿出来,也让他心里有个底啊,亏他走出考场碰到杨严谨还拍着胸脯说自己考得不错来着,原来是错觉,以江南和鲁州两地的情况来看,他要想考上进士太难了,便是谭振学他都怀疑没有机会,不禁仔细研究他们的文章,慢慢的,他察觉到不对劲,这些文章太精妙绝伦了,不像几岁孩子能写出来的。

传言不可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