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3/3页)

谭盛礼说了几句自己的见解,“真心悔改的人不会因为祭酒大人公诸此事就心生怨怼而知错再错。”

廖逊靠在兰花纹的靠枕上,声音很轻,“谭老爷建议将此事公诸于众?”

薛葵阳不赞同,会试在即,这时候曝出国子监四季试存在作弊现象,过不久的会试也会让人们心中存疑,危及朝廷威望,不妥啊。

“如果遇到小错不及时纠正,待犯下大错再想挽回已经迟了。”谭盛礼不爱和人争执,但此事他希望严格处理,不破不立,哪怕把国子监的名声赔进去,总好过蒙骗天下读书人,“今如尚不纠正,屡次多番容忍,岂是为人大道?”

廖逊静默不言,薛葵阳顿道,“杀鸡儆猴,待会试过后,惩处几个屡教不改的人,既保全了国子监名声,又避免让会试被推向风口浪尖,岂非两全其美?”

两人道不同,廖逊没有表态,而是道,“待我想想吧。”

待两人离开后,廖逊问廖谦,“谦儿以为如何?”

“父亲心里已有答案了罢。”廖谦翻了翻桌上谭盛礼没有拿走的手稿,“儿子没有见过那位帝师,但他若还活着,该如谭老爷那般吧。”

读书人乃天下人表率,读书人仁善,百姓就会兴起仁善之风,读书人若是不诚,百姓就不会受其感动,薛葵阳的格局是名声,而谭盛礼的格局是人心,这点正是帝师手稿里所写到的。

廖逊叹气,“是啊。”

翌日,廖逊先拜访早间因作弊悔改过的学生,和他们说明缘由,随即抱着过往两年四季试的考卷进宫面圣,关乎官家子弟,请皇上彻查此事,剥夺作弊之人的会试资格。

此举震惊京城,更是轰动整个朝堂,国子监不过是个书院,廖逊虽然官身,但和官员品阶不同,他这般兴师动众,惹怒了不少人,尤其是被廖逊归类到作弊名单的学生亲族,都对其恼恨不已,错过这次会试又要等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