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3/5页)

男子自豪地昂头,“那是,梁州书院虽不比绵州书院名声显赫,但也算西南数一数二的书院,听说早给几位举人老爷送了消息,他们明早就会来书院呢。”说着,他手指着书院外徘徊不去的读书人,“那些人都是为此而来,看到他们手里拿着的文章没,听闻这次路过梁州的有帝师后人,才高八斗,点评文章言语不多不少,但恰到好处……”

这不就是谭盛礼吗?谭振兴与有荣焉地抬起下巴,像只骄傲的孔雀,就差没开屏了。

男子注意到他的动作,以为他心里不屑,他小声问,“公子觉得我胡说的?”

谭振兴:“……”没看到他非常赞同吗,哪儿有质疑的意味,这人眼神也特不好,难怪连谭盛礼都没认出来,他咳了咳,摇头道,“不不不,你说的甚是有理啊,我……那位谭老爷岂止才高八斗啊,写的文章看哭了主考官呢……”

闻言,男子笑了,“是啊,不止主考官,咱们梁州城多少德高望重的大人看那篇文章后都泪流满面啊,谭老爷的文章,无人能及啊。”

这话听着舒服,谭振兴想接着再夸谭盛礼几句,但听男子问,“请帝师后人指导文章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公子可想递文章给谭老爷瞧瞧?不瞒你说,我亲戚是梁州书院的学生,平日很受先生喜欢,旁人花钱都买不到的请柬,他先生早就被他备了份儿……”

谭振兴:“……”谁写的故事啊,连版本都一模一样。

旁边,谭盛礼望着前边提前等候的读书人,问男子,“还要请柬吗?”

男子撇嘴,“你以为呢,帝师后人可不是谁想见都能见的,山长大人费尽千辛万苦请来的人,如果随便什么人都放进去,冲撞了帝师后人怎么办?”

日头晒,有些人后背都汗湿了,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堆,好像在商量着什么,然后偏头看向两步外站着的男子,交出文章,开始掏钱,谭盛礼皱眉,抬脚走了过去,倒三角眼的男子看他走,忙伸手拉住他,“老爷,你担心价格贵我算你便宜点,绝对比他们便宜……”

“不用了。”谭盛礼抽回自己的手,往前走去时,几个读书人已经把钱给了那人,那人收了文章,志得意满眉开眼笑的走了,经过谭盛礼身边,脸上的情绪稍微有所克制,问谭盛礼,“老爷可有文章想托我递给绵州举人老爷?”

谭盛礼定定地看着他,目光深沉如水,男子蹙眉,嘴里小声嘀咕了句‘看什么看’,兜着钱,满不在乎的走了。

几个读书人还聚在那聊天。

“你们说他会不会是骗子啊,进城时我特意打听过,同乡的秀才告诉我,如果有人凑过来说他是书院学生的亲戚能帮忙递文章给进士老爷或举人老爷千万别答应来着……”

“我也是,但没办法啊,来都来了,宁肯花点钱也好过递文章进去人家不看,那人可是保证了的,经他手的文章,举人老爷会细看点评,不然就退钱给我们。”

“事已至此,我们就等着罢,对了,你们住哪家客栈啊……”

几人不是梁州城里人,都是听说谭老爷会来讲学专程赶来的,可恨家里银钱不够,否则他们直接去绵州,曾夫子做了绵州书院山长,据说风气大不相同,还有平安街,那出的文章诗词更是精妙,有生之年真想去瞧瞧,聊到绵州,几人都露出憧憬之色,读书人重名,谁不想自己的文章诗词被天下人传诵呢,平安街不论功名,不论才华高低,只要你能出首好的诗词,好的文章,就会被书铺抄录卖到其他地方去,据说有的读书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写出那样好的诗词呢。

本是和人讨论功课,激动时就慷慨激昂的说了几句,然后就被书铺抄进去了。

平安街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太让人好奇了。

谭盛礼在旁边站着,本想插话聊几句,但看几人露出向往之色,到底忍住了,转身回走,就看谭振兴摊着手,刚刚极力拉生意的男子掏出两个碎银放上去,他反反复复的向谭振兴求证,“你真的能让我儿子和谭老爷几句话?”

“我骗你作甚,我亲戚是和谭老爷同行举人老爷身边的书童,谭老爷还指点他写文章呢,不得不说,谭老爷性情宽厚,没有半点架子,无论是书童还是护卫,谭老爷和他们说话都客客气气的……”

男子点头如捣蒜,“对对对,谭老爷非常好相处……”说话间,又给了谭振兴两个碎银,点头哈腰道,“小儿的事儿就多劳烦你操心了啊。”

谭盛礼:“……”

谭振兴喜不自胜地收了钱,隐隐注意到前方投来道不友善的目光,挑眉望去,被谭盛礼那双阴森的眼眸唬了跳,眼疾手快把碎银还了回去,对天发誓,他没想收人钱财,纯碎开个玩笑罢了,哪晓得男子不禁骗,几句话就信以为真,死活要给他钱,他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