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包拯+名分(第2/4页)

柳宗元自从《封建论》之后,多年来一直在深入研究观察,国家制度带来的影响。他发现了一个比较悲哀的问题:“每个朝代都在努力规避前朝亡国的原因,然后,过犹不及,制造了新的问题。”就此课题,新写一篇。

嬴政闷闷不乐,《封建论》写的很好,赞美他‘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但是也说了一些秦朝、汉朝、唐朝的问题。

现在开始谈论宋朝的问题,又又又把秦朝拿出来对比优劣。

始皇自己也知道,如果能从来,他能做的更加完美。

柳宗元是唐朝人,写封建论主要批判的就是藩镇制度,看到宋朝的新制度,乍一看好像还不错,具体的得往后看。他还提到一个关于父子相承的问题: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约等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批以书法和诗词名垂青史的人,更主要的身份是高官贤臣,现在都自发加入了这个研究小组。

组内自发的分成两组,一派去做判官,在查看人们生前善恶时能看到行动区域、以及在宋朝官方体制架构上看不到的细节——如何牟利的细节,还可以单独的、深入询问。另一派去做了鬼差,在人间深入基层探访。两组交互资料。

顺便评价了一下地府的制度,虽然是法治,但法律的更换速度略慢,不体察人间的无奈,而且这个法治建立在大量过度劳累的判官、鬼差的基础上,重复繁琐的项目略多,依然是集权。

目前为止最符合这帮挑剔鬼的东西呢,是墨翟始终没研究出来的那个机器。‘把鬼魂塞进去,机器依据阴律自动写出审判结果’,墨翟自己都放弃了。

阎君们看着柳宗元等人少量但精品的成果,纷纷感慨:“和我们想的差不多,但是更清楚。”

“难怪突然有那么多名流日子都没到,就来当判官。”大部分人都是先玩几十年,等到劳役或该去投胎时才临时抱佛脚来入仕,少部分人直接去投胎。

“我想赏赐他们。”

“唔。他们这是出于探究精神,而非邀功请赏。不如刻印成册,正式收入藏书楼?”

“我觉得可以。以后每一个新的朝代,他们都能这样深入研究讨论,倒是省事。”

赵普和寇准对此非常不满:“他们没有在宋朝生活过,也不知道五代十国之后,百废待兴。”

“没错,时代不同,境遇不同,焉能一概而论。”

二人写文章反驳,就打算贴在太学的墙壁上,又怕不显眼。

刘秀正飘在半空中,试图用云戳出一个太极图,陈传老祖所创太极图,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配合着看,对修行大有裨益。

“哦,你们二位竟然联袂前来,必是要反驳柳宗元的见解。”刘秀飘然落地,一指前方:“那片墙是专为柳宗元所设。”他的支持者,反对者,都在那个区域贴文章,想加入的人若果找不到人引荐,也可以来这里贴自己的著作。

找太学好找,柳宗元的家也不难找,可他时常不回家呀。

刘秀专门为柳宗元设了一面墙,他自己看着省事,消息可以汇总。柳宗元的墙旁边就是程颢的议论墙,他开创了新儒学,众人自然是议论纷纷。

二人过去贴了各自的意见,又驻足许久,看了许多锦绣文章,也有被蠢到咳嗽。

柳宗元就回了一句:“今人批驳古人,是人间。关羽能与秦琼一战,是阴间。”

秦琼听说这事之后,特意去看看关羽:“我和古代名将一一试过,后世的名将也切磋过,为何你我格外相提并论呢?”

关羽同样为此迷惑:“不知道,或许因为三国之中我虚名最盛?”

“关公太过谦虚,忠义名垂千古,叔宝比起尉迟敬德略逊一筹。”

尉迟恭:“你俩押韵啊。”

皇帝们也被引发了又一轮探讨。

赵匡胤:“唐朝的地方军事实力确实强于宋朝。”未尽之意是,你们唐朝每个藩镇都有实力谋反,真的很棒棒呢,而我们宋朝,军事实力最强的是禁军,由皇帝亲自率领。

李治慢悠悠的问:“是嘛?”就现在宋朝的局势和大臣,让我来,我能治理的相当好。就现在党争的两派,完全是因为皇帝不能定调。

赵光义:“惜呼唐高宗未曾亲征。”

李旦慢慢吞吞的说:“啊,我娘说得对。”

赵光义不解:“她又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当年劝我阿耶别去。”

刘欣嗤的一笑:“都只有开国时兵力最强。”

唐武宗李炎正在惦着飞镖,随手丢了他一下。

刘欣异常敏锐的闪避,飞镖差点打到后面的李豫,全靠李适一把将父亲推倒才躲开,打到了李漼的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