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等待+敬业+议论(第3/6页)
“慈父配孝子,混蛋父亲配逆子,实在是令人舒心。”
现在王氏萧氏、李恪、李贤和一些妇人、李渊的子孙和李唐宗室都在阎君殿前鸣冤叫屈,不停的求阎君诛杀武氏,但是阎君做不到,也不能做。哪年没有成百上千人跑来要求阎君杀掉人间的奸妃奸臣?却很少有人归罪于皇帝。
现在也有李渊的大批妃子、李世民的妃子们聚在一起,要求和皇帝团圆,她们不想也不愿意放弃妃子的身份,愿意放弃的那些姑娘早就悄悄离开。虽然令人烦躁无奈,但加在黑名单里禁止靠近阎君殿就好了,自古以来这些事不少,再过几十年她们就都想开了。
避开这些人泡在山中的天池,与天地一色,近看湖中铺满宝石,远看湖边与天际相连,好像顺着那儿就能游到天上去。热乎乎的水,令人忘却自己的身体,觉得很舒服。
…
刘邦在仪凤二年(677)了却了所有的劳役之后,就在青石山中混日子,修行是不可能修行哒,保持内心的空灵平静、看淡权力和一切也不太可能。住在青石山中既方便伙计们来送信见面——比帝镇方便多了,又可以免去劳役和赋税,虽然有点馋,但时不时的下山进城,吃一顿管一个月。
张春华行色匆匆的来见他,与他密谈了一会,拿了一张去赌场拿钱用的纸条走了。
王静烟上山带了肉馅点心来看丈夫,路遇张春华,惊讶,在深山中找到刘邦隐居之所,看他正在啃鸡腿,越发觉得惊讶。青石山中人都知道他没有什么修行,这地方也算是崎岖隐蔽,谁会来给他进献美味?“方才有人来拜你?”
“嗯。”
“是张春华吧?司马懿的妻子,难道她也……”也因为丈夫靠不住,想要改嫁给你?难道她觉得你可靠?不应该啊,在镇外有很多良人,何必非你莫属?
“别瞎想,她来跟我要钱。”
王静烟:“你养她?我要像阴间其他人一样,不允许丈夫纳妾吗那样好像很痛快。
“我让她做些事,自然要给她钱。让她雇人帮忙,又让她花钱买丝绸棉布抵消劳役。”
王静烟柔声问:“你雇她做什么?她时常来见你,我怎么从来不知道?”
“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我现在无人可用,勉强用一用罢了。”雪中送炭的得是多年老友故交,那些锦上添花的也需要有一定势力才肯来投。现在勉强能用的算上张春华才十三个人,好可怜喏,我那些优秀的老乡们啊。
……
“李显急的和隋炀帝一样。”李渊问李治:“难道你没教过他要徐徐图之?”
为什么急切的提拔老丈人?当然不是因为爱皇后爱老丈人。谁都知道,是为了在朝堂中安插自己人,群臣和太后最熟识、想拉拢谁都来不及,只有自己老丈人支持自己。
李渊的女儿常乐公主和赵瑰的女儿是李显的原配妻子,被武氏废黜,并关在监牢里饿死。后来常乐公主夫妻支持越王李贞谋反,夫妻二人最终自杀身亡。
武氏把儿媳妇杀了就忘了,娶了个新的,就当没这回事。李显可没忘,他做的事非常正确,只是他忘记了一点,他不该在羽翼未丰时就挑衅,也不该因皇帝的虚名而忘记了太后的权柄。
李显当时没敢发作,十年后继位做了皇帝,难道敢忘发妻神秘失踪的事件?无论感情深厚与否,恐惧是极深的。可是他太急,做的太快,授人以口实,武氏也发现这个儿子并不乖巧老实,抓住一招之错就废了。
李治叹息:“他已经忍了十年。”其实我也忘了这事,但是我不说。
李世民之前听说过这件事,只是也忍了下来,不提:“你呢?你是皇帝,怎么能容武氏逞凶?”武氏改常乐公主姓氏为虺氏。
这婆娘倒是很爱给人改姓。难道她以为姓氏很重要?
李弘只能尴尬的站在旁边。子女不能言父母过失,他心里难过,也只好默默垂泪。他既然不能怪父亲纵容母亲,也不能怪母亲行为不当,只能默默的责备自己为什么死得早,如果我不死,我当了皇帝,又怎么会惹怒母亲做这种事呢?太后与皇帝本是一体,母子之间骨肉相连,不该为了权力疏远。就算觉得太后秉政不和法度,也应该好言劝谏。
李治扶额:“我病的太重了。”缠绵病榻多年,什么都不知道。
李世民:“呵呵。”你连人们不敢议论的李义府作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还在这儿装腔作势。
李渊:“呵呵。”你爹当初解释他怎么没发现你和武氏眉来眼去也是说病的太重,哪来的病?我怎么就没病?啧,报应。
如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二人已经统一口径,就说是李世民曾经说过把武媚娘赐给他,但是病着病着就忘了。虽然生前没有发诏,死后倒是偷偷的写了一封,埋在土里做旧,等着武氏下来再被人嘲笑时拿出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