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5页)
“有这样的事?”
走到西城背阴处,指着前面的石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刻《九成宫醴泉铭》。”魏征文采斐然,欧阳询的楷书冠绝古今,刻字的匠人也颇得其神。
“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长孙皇后面色微红,颇有些骄傲:“待千年之后,哪怕是改朝换代了,这样的好碑,好字,后人也会抄写临摹。”
不论是谁都会记得,当年唐朝皇帝和他的皇后散步时,发现了湿润的泥地,他自己拿手杖戳了一会泥地,捅出来一股泉水。
我的陛下有点喜欢玩泥巴!太有好奇心了。
众所周知,谥‘文’是最好的,‘德’也是很好的,但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能得到一个‘文’,就说明这人一生是完美的。古时候的皇后大多的单谥,再加上一个丈夫的谥,光烈皇后拿了丈夫光武帝的光,明德皇后拿了丈夫明帝的明。
李世民:“给中宫谥‘文德’!谁支持,谁反对?”
朕以后谥‘文’。
我们俩最好了,没有比我们俩更好的!
七天过后,长孙皇后到了地府。她不曾干政或执政,同样可以选择立刻去帝镇还是先在外面游玩。
“唐高祖现在在什么地方?我理应去服侍父亲。”长孙皇后身上虽然没有疾病困扰,心里却习惯性的有点病恹恹,真生病时一点不偷懒,依然凡事都尽力而为,所有该皇后负责的事,做的一丝不苟。死后却突然放下了手头的事,好好休养。她被丈夫和孩子哭的忘了打听死后的事,现在忽然听说了,猛地打起精神来,必须得看看太子和齐王是不是也在这里,他们有什么打算,得将高祖和太穆皇后的立场拉拢过来,提前为丈夫做些准备。
当年秦王在外征战,她在京城中就做这些事。
帝镇外有一个英俊的男子正拿着棍子往鱼篓里乱捅,不多时,鱼篓里的大海蟹抓住了棍子尖端,被挑起来扔进帝镇中。
唐朝三口人拿着木棍和箩筐,努力把这大螃蟹挑起来扔进木桶里。
“好大!”
大螃蟹的背甲竟然卡在桶口。
李昭也着急,连连叫道:“打昏它,把它打昏。赶紧用草绳子捆好上锅蒸,啊,得刷刷背。”
独孤元贞拎着棒子无从下手,急的叫到:“那卖螃蟹的没给捆好么?”
“捆好了,在篓里被夹断。”
“都别说话!”李渊拿着草绳子,这身子就足有一尺宽的大螃蟹挥舞着双钳,迈动八条腿,和面前强敌对峙。
隋朝三人都不来看热闹,没什么可看的,自己家最惨。萧氏心态真好,如此长寿。
刘欣问孙权:“这时候该怎么办?水产一类的东西,你最懂。”
孙权:“江南没有这么大的螃蟹。”有大鱼,钓上来摔在地上,然后就不用管。
李渊绕着螃蟹转了两圈,大螃蟹也跟着他旋转跳跃,嗤嗤嗤的吐泡泡:“这如果是突厥人,应该能用套马杆套住螃蟹。”
“对对对,你会做吗?”
李渊拿过妻子手里的竹棒,结合自己手里的草绳,很快就搞定了一个微型套马杆。伸过去一试,不成,马没有大钳子。
但这草绳很柔韧,被夹断了一些还有一些没断。
他趁着螃蟹两只钳子和草绳较劲的功夫,飞快的用草绳一顿乱缠,勒的紧紧的:“好了。”
草球外只能看见两条螃蟹腿的尖尖微微颤抖。
刘欣:“是啊,一个粽子就这样做好了。”
旁边有一口准备好的大锅,窦惠连忙拾起锅盖。
赶紧吧大螃蟹扔在里面,盖上锅盖,放上一块石头,还是能听见挠锅的声音,有点刺耳。
“这不是湖蟹。”
平阳昭公主:“说是海蟹。在街市上看见夜叉来卖鲜螃蟹,这可比别人家祭品那又冷又硬的死螃蟹好多了,我尝了一小块,很是鲜甜。想起爹娘最爱吃螃蟹,特意买了一只最大的,孝敬你们。”
说话间,又丢进来一只大虾,二尺多长。
“这东西在人间可以算是祥瑞。”毕竟连白兔都能算是祥瑞。
李昭沉吟着说起另一件事:“我听说自从凶凶阎君亲自收服回疆之后,带去了很多美食华服,其他冥府都有些心思浮动,都在洽谈正式开放互市的事。以前只有其他冥府的管理者能乔装改扮来这里玩,现在好像要放开民众出入。冥府之间似乎和人间一样,亦敌亦友,到现在还在为划分边关位置和在哪里驻军争论不休。我看十年八年都争论不出结果,此间官府做事四平八稳,什么事都不急不躁。龙王和阎君似乎是同属,已经在筹划开一个入海口,让两地可以互相探访游玩。”
李渊眼睛都亮了:“龙!真的能见到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