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4页)

其他人一看这里认亲了,就觉得差不多可以动手了。拓跋猗卢在其中一顿调节:“我家孩子刚死,还不适应。你们刚死的时候也是目中无人,谁没有刚死的时候,至于这么生气吗?”

苻坚虽然目睹了一大群没活到三十岁的皇帝,依然觉得皇帝的正常寿命应该到四五十岁:“拓跋珪,你怎么死的?”

拓跋珪:“与你无关!符登也在这里吗?呵!”

十多个人拿着弓围了过来,而拓跋珪赤手空拳,拓跋猗卢虽然腰间挎刀,可是双拳难敌四手,对面的敌人自己太熟悉了:“拓跋珪,与司马睿同时期的汉、燕、凉、秦(以上排名根据时间顺序)的皇帝都在此处。怎么死的,多蠢的都有,你不必讳言。”

这时候(十六国)时期的事对拓跋珪来说不是历史,这要是历史他根本记不清楚谁是谁,这就是身边的、前些年外国发生的事,不用回忆,知道有多蠢:“也罢。告诉你们也不妨,次子谋逆,意欲弑父自立,我一怒之下……气死了。”

众人意兴阑珊的走开了,这么单调的故事在慕容家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众所周知,没有几个皇帝会说实话。

他的死才不是这么回事,之前册立储君拓跋嗣的时候,就把他的生母刘氏赐死,前两天又因为次子拓跋绍实在不是个东西,他的生母、拓跋珪的小姨兼爱妃贺氏也犯错,打算也赐死贺氏。贺氏派人向儿子求救,拓跋绍依仗投靠他的宫人,夜入宫中,来杀熟睡的父亲。拓跋珪惊醒过来,苦于没有武器,被二儿子杀了。这么丢人的事哪能说。

魏国的开国之君拓跋珪仔细想了想,二儿子凶恶残忍阴险,喜欢抢劫行人,砍杀猪狗做游戏。曾经遇到一个孕妇,剖腹观看胎儿是什么样子的。当年自己知道只是之后气的要疯,把拓跋绍倒挂在水井里,等到快死了才弄上来,毕竟是亲儿子……我当初就应该直接杀了他!

他得知母亲离开的消息,想母亲和弟弟团圆倒是不错,又询问自己的皇后和宠妃:“慕容氏和刘氏不在此处么?”

当年立后的时候有一个小占卜,命二女手铸金人,谁成功了谁就当皇后。慕容氏成功了,做了皇后,在她死后有心册立刘氏,又想起她铸造失败,好像上天不同意,就拖延至今没有立后。

拓跋猗卢说:“皇后都跑了。”之前打的太凶了,每天打到力竭,休息,继续打。到后来也是互相虚张声势,女人都胆小,只有毛皇后不怕,却被她丈夫给气的离家出走。

紧张的等着看是谁登基,如果是拓跋绍,那就等他下来再反杀!如果拓跋嗣能侥幸逃过他弟弟的追杀,并且反杀,那就再好不过了。

等着等着,忽然觉得自己现在的情绪和生前很不一样,既不急躁也不多疑,浑身健康还很沉得住气,浑身的伤病一个都没有了。

围坐成最近距离大于三丈的一大圈人、没有人愿意坐在中央,人们稀疏的假若有神仙经过,都看不出这些人是聚在一起说话谈天。他来得晚,赶上了好时候,这里的众人不再做无意义的争斗,尽量和睦相处,说白了就是打累了。

拓跋珪说出自己死后心中最大的疑惑:“我感觉自己特别健康!比吃各种仙丹之后还健康!精力充沛!”

生前头疼的告诉他:“你没有头了,不会再疼。”

生前风湿病的告诉他:“腿也没了,怎么会疼。”

生前勤政导致颈椎病+腰肌劳损的皇帝告诉他:“死了之后还挺舒服。”

他们说的没错,确实是死了之后免于各种病痛和重金属毒害。

拓跋珪掩饰着自己心里对大儿子的担忧,这小子心善,软弱,我赐死他母亲时他和我这顿哭……呃好像这是个人该做的事,我当时为什么生气?

又想起自己崇尚佛道两教,扩张国土时也对两教秋毫无犯,不仅营建佛寺,还天天念诵道德经,怎么落得如此下场呢。

其他人听说这事之后,吕光:“错不在佛,在于你,你应该让你二儿子出家。”他很喜欢鸠摩罗什。

苻坚点头表示赞同。

姚苌:“你信的不虔诚啊,佛菩萨和真人神仙都来接受你的供养,他们还得先看看你到底信谁,不信的那个只好离开了。”他和他儿子也很喜欢鸠摩罗什。

又有人说起他和他们吃丹药的事,并怀疑司马衷和司马德宗这两个著名的大傻子皇帝都是因为父母吃丹药导致的。

日常爱吃点丹药的拓跋珪表示赞同:“我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后来让犯人试吃,全都无效死去了,至此之后废黜这些无用之事。”废黜之前自己已经吃了很多。。。

怕被人揭穿,又补充道:“谁都想要长生不老,如石勒他家……石虎正月称帝四月去世,石世即位,三十三天后,石遵杀石世自立。冉闵率军入宫杀石遵,拥立石鉴,一百天后杀石鉴,自立为帝。除了秦帝苻坚之外,其他开国之君都是死后遭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