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第3/4页)

“也就是说,方才你故意漏出口风,引我来问你,是因为我终于选择了与你并肩同道。若非如此,你还会继续防着我,对吧?”云知意依旧没有什么表情,还是那么看着他。

“你……”霍奉卿顿了顿,目光紧紧攫着云知意的脸,“对。你若是生气介意,要打要骂都可以。”

霍奉卿相信,以云知意的聪慧,完全能明白:他的防备,针对的是“州丞府左长史”,而非云知意本人。

在公,他确信自己没做错;但在私,他不确定云知意心中是否会有芥蒂。

公私两论,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的难。就连霍奉卿自己都不能保证完全做到。

人心最是矛盾,有些事,能明白不代表能接受。

试想想,一个人口口声声说着喜爱,极尽所能地卖乖讨好,背地里却又埋了眼线时时防备着……

这种事,换了谁都很难不介意吧?

随着云知意长时间的沉默,霍奉卿本就绷紧的身躯愈发僵硬了。

他心下着慌,脑子越来越乱,一时之间竟语塞,不知该如何自辩。

——

夜风从云知意耳旁掠过,最终撩落她鬓边一缕碎发。

她的目光定在霍奉卿面上,盯着他欲言又止的慌乱眼神,片刻后忽地伸手揪住了他的衣襟。

然后,踮起脚在他唇上轻啄了一记。

“突然知道自己身边有别人安插的暗桩眼线,真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因为这样显得我很蠢。”

在他惊讶到呆滞的注视下,云知意轻笑出声。

“确实是有些生气的。我很不高兴被这样对待,也很不喜欢这样的手段。但你我只是行事的路子不同,说不上谁对谁错,我不会逼着你必须事事与我趋同。你走的这条路太险,我懂你有多不易,也懂你为什么这么做。”

上辈子他俩因为行事观念上的诸多分歧,各自憋着劲,几乎争锋相对了一辈子。

如今重来一次,霍奉卿在某些事上纵她让她不少,她自也愿意投桃报李,尽力与这个人求同存异。

“总之,往后你若在公务场面上要对我使些什么手段,最好一辈子都别被我察觉。若被我发现,那你就等着被扒皮。记住了吗?”

“嗯,记住了。”霍奉卿猛地将她揽进怀中,唇角慢慢扬起。

他将脸贴在她的鬓边,鼻端萦绕着来自她发间的淡淡馨香,心中翻滚着一汪蜜软热流。

“过几日的旬会合议,我要拿漕运督官张立敏那件事做文章,你还记得吗?”

云知意在他怀中瓮声应道:“记得啊。你之前说过,会牵连我爹。”

“那,你也不会怪我?”

“这件事,你上次在朱红小楼不就对我说清楚了?”云知意不懂他为何旧话重提,“既那份文档确实是我爹经手,并非你作伪栽赃,那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为什么要怪你?”

霍奉卿突然乐得没边没沿,接连在她唇边、颊畔落下许多细碎缱绻的亲吻,却还是不能平复心中那股激荡。

末了,他噙笑轻咬她的耳珠,雀跃又急切地再度确认:“所以,你懂我,对吧?”

云知意笑着扭头躲他,耳上那份温热濡湿却如影随形。“霍奉卿,你……你到底莫名其妙在激动什么啊?”

——

对霍奉卿来说,世间最动听的三个字,大约就是笑吟吟落在今夜这风声里的“我懂你”。

当年官考前的那场送秋宴上,雍侯世子避着众人提点过他:此事若成,名动天下;若败,闹不好就会身与名俱灭,且无人会来救你。

那时他表现得镇定又狂傲,可在纸上写给雍侯世子看的“任风不解,由星不明,我有云知意”,却根本不敢让云知意本人窥见分毫。

因为那只是十六七岁的霍奉卿毫无底气、自欺欺人的妄念与渴求。

彼时年稚历浅,尚未正式踏上仕途便选定了剑走偏锋,嘴上说得十分坚定果敢,心中却并非真的从容。

那时表面上端着“一切尽在掌握、输赢不惧”的派头,其实都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罢了。

他只是在心中拼命告诉自己:若最后不幸一败涂地、被千夫所指,只要云知意能说一句“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你,我懂你为什么做那些事”,就值得。

仅仅靠着这点连自己都不信会成真的妄念,他便孤身踏上了这条结局难料的路。

可就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夏夜,当初那毫无底气、自欺欺人的妄念与渴求,居然轻易地成了真。

这两年深藏在心中那份不为人知的决绝孤勇,终于在“我懂你”三个字里寻到了真实的归依。

激动、后怕、庆幸……

太多情绪胡乱交织,最终将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无声发酵成了满心笨拙的悸动。

前路艰险,胜败难料,但,我有云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