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页)
他们看着神气得不行的胡三七,和屁都不敢放一个的格尔,陡然间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些什么。
——
梨州,螺村外。
长孙凌骑着高头白马,等在前往螺村必经的小路上,激动地朝着道路尽头张望着。
他的副官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道:“大,大人,刘匠他们前天才到海宁,少说也要两个时辰后才能到吧。
“咱们这么早过来……有必要吗?”
“你懂什么?”长孙凌不满地瞥了他一眼。
他整了整自己的衣领,回道:“不提前过来,怎么显示得出咱们的诚心呢?”
副官悻悻笑了两声,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果然,一行人在这里整整等了三个时辰,小路尽头才出现一队车马。
长孙凌当即策马赶了过去,扑到车厢边便喊道:“刘匠,俞夫子!一路辛苦了!”
俞亮撩开车帘,连忙拱手见礼道:“长孙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长孙凌笑得见牙不见眼,“走走走,我来为你们带路。”
说着,他又跑到前面去了。
俞亮回头与刘格对视了一眼。
刘格有些诧异:“这……长孙将军,怎么这般欢喜?”
他们这群人实在曹觅被迫离开康城之后,才启程过来梨州的。
知道王府可能受难,众人心中都有些沉重,这一路的旅途也相当滞闷。
俞亮扯了扯嘴角,猜测道:“长孙将军应该是等我们等了许久了……此时见到我们,才欢喜的吧。”
刘格点了点头:“嗯……咱们之前在路上耽搁了,比原定时间完了整整一个时辰,确实……确实让他好等了。”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都不怎么能接受这个牵强的理由。
但是因为暂时没能帮长孙凌找到别的借口,他们便默契地不再提起这个话题。
很快,他们被接到庄子内。
一下车,刘格便放松地呼出一口气。
北寺在庄内等着,此时将他们接下车后,便请道:“刘匠,俞夫子,刘夫子……还请随我来。
“庄内为几位办了接风宴,就在前方的院子里。”
俞亮跟在他后面,道:“没想到北寺管事和长孙将军来此方才半年,就已经将庄子打理得这般妥帖。”
他顿了顿:“比起容广,也不差什么了。”
此时,他们走在庄子内的水泥路上,能看到远处的海边的晒盐场,近处成片的田地。天地中的庄稼已经到了将要成熟的时候,累累的果实压得枝条都弯了下来。周围有来来往往的农人穿梭于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容广山庄那些流民相比,也差不了什么。
北寺心中自然骄傲,但口中还是谦虚:“俞夫子的夸赞太过了。
“庄子还小,论起规模,与容广还是没法比。”
两个庄子都是他打理的,北寺自然了解其中的差距。
刘格在旁边道:“我记得之前王妃派人来梨州,就是为了梨州一年三熟的地理特性。梨州这个庄子规模确实不及容广,但光看每年的粮食产量……应当并不比容广低吧?”
北寺自小就是北方人,本也对着这“一年三熟”半信半疑。
但是眼看着夏季播种的作物,在初秋已经显露出成熟的特征,他这才完全相信了。
此时听到刘格的询问,他便道:“是,明年如果人手多了,还会再继续开垦田地,这样一来,产量甚至能超过山庄。”
刘格和俞亮了然地点点头。
俞亮想了想,突然有些奇怪地问道:“今秋收了稻子,入冬前不就可以种小麦了吗?
“为何采买人手不趁着入冬前去?这样的话,今年就可以多开垦几亩地了。”
北寺闻言,尴尬笑了两声,将目光转向旁边的长孙凌。
长孙凌见终于有自己插嘴的事情,连忙表态道:“到城中采买奴隶的事情一直是有的。不过关于扩张人口,还是得几位帮忙啊!”
刘格一愣。
他看了看自己周围的俞亮等工匠,道:“这……将军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我等受王妃之命而来,是为了造船修器,但于人手一事……哪里能为您几位分忧呢?”
“可以的可以的!就是造船这事嘛!”长孙凌端着笑脸道:“这好船要是出来了,人手不就有了吗?”
见刘格等人一脸疑惑,北寺连忙打着圆场:“刘匠几位刚到,今日不谈公事,不谈公事!来,我们先去用膳!这边走。”
有他这么一番话,众人便也先打消了心中的疑惑,闷头往前面走。
来到设宴的地方,几人刚要入内,长孙凌却突然被人叫走了。
他与众人告了罪,便径直跟着报信人离开。
来到海边,长孙凌便看到了正在与人说话的李大耳和三个被缉拿住的倭寇。
长孙凌不满地“嘁”了一声:“这一趟就这么点人?才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