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玉游(第11/14页)

身穿中国长衫的韩子奇,默默地随着沙蒙·亨特,踏上这陌生国度的土地,雾中的伦敦,使他不辨东西,恍若置身于梦幻之中。摩肩接踵的英国人向这两个与众不同的东方人投去好奇的目光,他突然意识到,在这里已经很难看到自己的同类了。但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间显露自己的惶惑,故意做出轻松的样子,问玉儿:“怎么样?你终于如愿以偿了!”

玉儿却没回答他,伸手拉着他的袖子,羞答答地跟在后面,像个初次进城的乡下姑娘,没有在船上那么谈笑自如了。

“你是不是不舒服?”韩子奇小声问她。

“不是,”玉儿眼睛红红的,“我……想北平!”

韩子奇顿时觉得全身都松懈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既然这样,又何必要来呢?”

亨特一家以极大的热情迎接中国来的客人,虽然不会像享特所说的那样如迎接女王般热烈,却也已经惊动了全家——其实,他们全家加上亨特也只有三个人。

亨特太太,一位挺“富态”的中国妇人,年纪约摸四十五六岁,胖墩墩的,穿着一条肥大的长裙,更显得身材矮一些,但并不像亨特形容得那么“平庸”——也许是他在中国学会了自谦。亨特太太的肤色浅褐,柳眉杏眼,眉弓略高,一眼可以看出是中国闽、粤一带的血统。她匆匆地跑出门来,望着远道归来的丈夫,惊喜地叫着:“噢,上帝,你总算回来了,没有死在袁世凯的手里!”她对中国了解得太少了,不知道袁世凯已死了二十年,现在中国的战争和他没有什么瓜葛了。

“爸爸!”年轻的小亨特抢在妈妈的前边,钩着沙蒙·亨特的脖子,“为什么不打个电报?我好去接您!”

“我自己也不知道哪天到家!”老亨特慈爱地笑着,对儿子和太太说,“这就是我尊贵的朋友……”

小亨特快活地嚷着,说的是不太熟练的中国话:“我知道,一定是韩太太和韩先生!”

玉儿的脸红了。

韩子奇连忙解释:“不,这是我的师妹梁冰玉……”

“师妹?什么是师妹?”小亨特仍然听不明白。

“是韩先生师傅的女儿,同时也是韩太太的妹妹,”沙蒙·亨特只好这样详细解释,并且埋怨儿子,“你莽莽撞撞地,弄错了,应该向梁小姐道歉!”

“很抱歉,梁小姐,韩先生!我父亲的信里没有说清楚,”小亨特并不觉得尴尬,还是那样谈笑自如,“不过我是衷心欢迎你们的,特别是这位美丽的小姐,上帝可以作证!”

他热情地向玉儿伸出手去,玉儿勉强地和他握了一下,这个白皮肤、高鼻梁、黑头发、黑眼睛的小伙子,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使她感到亲切。

“我叫奥立佛,”他又殷勤地和韩子奇握手,“欢迎您,中国的‘玉王’!”

一声“玉王”,使韩子奇心中一震,刚才的小小的不愉快立即被抵消了,他突然感到经过两个多月海上旅行之后的一丝快慰。

亨特太太这才插上嘴和客人说话:“请进去吧,韩先生、梁小姐!”

韩子奇觉得她的口音有些耳熟:“亨特太太的府上是……”

“祖籍漳州,”亨特太太说,“不过我是出生在伦敦的,从来也没有回过老家,中国字认得也不多,只是小时候跟父母学说一点国语……”

“您的国语还是带闽南口音啊!敝乡原是泉州,我们还是乡亲呢!”

“是吗?那就是我‘娘家’的人啦!”

这意外的同乡之谊,使亨特太太和韩子奇都唤起对故乡的深切情感,“请坐,请坐,家乡人!”亨特太太格外兴奋。

亨特家的客厅是个中、西参半的“混血儿”:西式的大壁炉、枝形吊灯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沙发,与明式的硬木桌椅、百宝格硬木柜并存,很像沙蒙·亨特在北平的住所。韩子奇和玉儿坐在硬木椅上,觉得还有几分像在中国。亨特太太捧上茶来,竟也是中国的青花瓷盖碗儿,韩子奇端起来,亲切地抿了一口,里面泡的是福建的茉莉花茶,正是北京人最爱喝的,而且还来自他的家乡。

亨特太太凑过来,端详着他碗里水面上漂浮的茶叶,韩子奇不知她这是何意,便礼貌地说:“谢谢,很好!”

亨特太太细看了一阵,说:“是很好,您看,这茶叶正好组成一个‘V’字,你们的到来大吉大利啊!”

韩子奇莫名其妙,沙蒙·亨特笑着说:“她在给你们算命呢!恐怕她搞的这种名堂,是中国古代用蓍草占卜的巫术在西方的变种!”

韩子奇笑了,玉儿也忍不住笑起来,这是她自从踏上英国的土地第一次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