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相诱(第4/4页)

元泓把这话记得心里,他不耐和李太后这么磨,能把人打发了,那就尽快打发了。

外面突然有一阵嘈杂,两人对视一眼,叫一个属官出去打听,不一会儿,属官就回来了。

“外面赵王晕了,说是赵王的孙子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死了。”属官说着,悄悄的看了元泓一眼。

元泓抬头看了他一眼,“哪个?”

赵王的儿孙有好几个,元泓也不知道是他哪个孙子没了。

“就是那个行刺你和堂嫂的那个。”广阳王扬扬手,就让属官下去。

“当初先帝也没有明面上严惩,传出去毕竟是个丑事,叫天下知道了徒增笑话。干脆就把他塞去攻伐高句丽。”

广阳王说着,笑了几声,“终于死了啊。”

辽东之地离洛阳有千里之遥,消息现在才传过来,恐怕人早就在去年就没了。

“也罢,死了还能落个好。”

其实这里头还有另外一桩风流韵事,只是为了不让王叔脸上太过难看,除去那几个知情的,谁也不敢在外面多说。

外面赵王已经哭成了个泪人。家中儿孙好几个,元湛却是儿孙里他比较喜欢的。自小在跟前长大,听到死了,哪怕早就知道是先帝安排,也是伤心不已。

赵王哭的太厉害,一时间晕了过去,弄得官署里一阵兵荒马乱,有人急着把赵王给抬到床上去的,还有急着开窗通风的。另外还有人去叫医官。

清河王冷眼看着,不说一句话。元湛在他看来,死真是太便宜他了。非千刀万剐不足解恨。

“阿叔。”元泓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一片混乱。

清河王看到元泓,难看的脸色好了些,“你来了。”

“叔王还好么?”元泓说着看了一眼门内。

正好恰逢医官被抬进去,又是一方忙乱。

“好不好,都是那样了,无所谓。”清河王说着,甩了甩袖,他一把拉过元泓,“这个时候,内内外外多少事,他倒好,一头直接晕过去。”

“太后那里,你无碍吧?”清河王问。

元泓不喜欢自己和李太后牵扯在一起,摇了摇头。

清河王说了一句那就好,“你原本就不是靠他们一念之间起来的,手里有真本事,自然也用不着和一个妇道人家搅合在一块。”

说着,外面一阵喧闹。竟然是紧急军报。之前闹过的六镇,现在又开始反了,而且这一次比之前的那趟还要气势汹汹。

其实不仅仅是六镇,各地也有不断有庶民暴动。

光是平定这些暴动,就已经让人头疼不已。这种紧急关头,正是用人时刻,元泓原本应该出去平定叛乱,却被李太后留在洛阳里,为着个风月事蹉跎。

清河王打心底就瞧不上李太后的所作所为。

事出紧急,直接报到李太后那里,李太后知道六镇彪悍,鲜有人能压制,元泓是必须要去了。

她原本想要派其他人代替元泓前去,清河王和其他几个汉人士族出列,说晋王以前曾经对付过这些暴民,自然有对策。让晋王去再合适不过。

清河王的辈分比她还要大上一轮,在朝廷里风评极好,他说的话,就算是李太后也没有反驳的余地。

只是李太后还是不能这么轻易的把元泓放走了。

出征之事已经确定,元泓浑身上下轻松无比,他打算找个时机,带着玲珑回晋阳去,到时候京城里的形势也够李太后头痛。留下来的六大辅政,就算没有他,其他几个,对太后揽权阻碍极大,而且这里头一个处不好,就是阴沟里翻船。

他不觉得李太后有那个本事可以左右逢源,平衡其中的势力。

元泓做好了打算,心情甚好的往宫门走去,还没到那里,就被一个中官叫住了。中官说是太后有急事有请。

这个时候了,还能有什么急事?

元泓心下不耐烦,但是君臣放在那里,也只能过去。

当他到宫殿内,见着所有的宫人中官退出去的时候,他心下就一阵不耐烦。他已经叫人出去物色美少年,到时候会有人送到李太后面前。但是李太后还是这般行事。

突然身后贴上了一具柔软馨香的躯体。

“泓郎。”身后的女声不服朝堂上的端庄,甜腻得叫人作呕。

元泓一把扣住搂抱在腰上的人,随即一个反手,就把身后人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李太后没有预料到他竟然真的直接出手,当即就被摔了个七荤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