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套话(第3/5页)

“无妨。日子还长着呢。”安平含笑道,神态温和,戏谑地说道,“阿炎那小子还不是,本来还答应陪本宫一起过来,结果随便派人回府捎了个口信,就跑了!”

说到他们四人共同在意的那个人,四人的脸皆是染不容错失的欢喜。

柳嬷嬷在一旁凑趣地说了一句:“表少爷那是贵人事忙。”

寥寥数语之间,原本拘束的气氛变得轻快起来。

安平干脆就把话题围着慕炎说:

“阿炎这孩子自小就是这样,想到就要去做。”

“平日里看他笑呵呵的,其实性子执拗得很,决定的事、喜欢的东西都不会变。”

“六岁时,他突然说要学吹箫,就在功课之外,早晚抽时间练,把嘴巴都吹得起泡了,还要练。”

“像他九岁时非要去北境历练,本宫劝了他几回,他还是固执己见。本宫也拿他没办法……”

“……”

许明祯夫妇听得津津有味,端木绯也听得入了神,回想着慕炎小时候的样子,忍俊不禁地勾唇笑。

许太夫人感慨地说道:“阿炎这孩子,性子像他娘,都是那么倔。”她似是回想到了一些往事,眼里泛起几丝朦胧的涟漪。

说到过世的许皇后,气氛难免又染了几分忧伤。

许太夫人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定了定神,笑着转移了话题:“长公主殿下,我今日还有一事相求。我们家离京多年,对京中诸事不甚了解,也不知道京中有哪些门户还算清静?”

“我有个三孙女,名叫玉姐儿,今年刚及笄,我想着也该让她多出去走动走动,交些朋友。”

许太夫人说得隐晦,但安平听明白了,知道对方是想问京中有哪些人家是能结亲的。慕炎才刚刚位,要是许家不巧挑到了和慕炎对着干的人家就不好了。

许太夫人强调“清静”的门户,也就意味着她和许明祯不想让许三姑娘去联姻,这也是对儿孙的一片慈爱之心了。

“许太夫人,这事本宫记心了,回头本宫理份名单让人送来。”安平的眼底染了几分笑意。许家这样甚好,经历这些年的蛰伏,还不失本心。

许明祯与许太夫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安平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如释重负。

许家已经出了一个和亲蒲国的许景思,二老实在不想让孙女们再为了家里牺牲去联姻了,只想给她们找良配,平平顺顺地过一辈子,这就是福气。

尤其是玉姐儿。

许太夫人心里叹了口气。

她对这个孙女一直有些愧疚,她娘去的早,那会儿自己又病了一阵,孙女就被接去了她外祖家,不是在自己的身边养大的,直到三年前才接回自家。过去这些年,对于这个孙女,自己多少还是疏于关心了,亏待了这丫头。

“烦扰殿下了。”许太夫人客气地对着安平欠了欠身。

他们正说着话,远远地,就看到一男一女不紧不慢地朝正厅这边走来,正是许大公子与许三姑娘。

时间算得恰恰好。

兄妹俩进入厅中,恭恭敬敬地先给安平行了礼,安平给了早就备好的见面礼,给许大公子准备的是一套笔墨纸砚,给许三姑娘准备的是一串八宝璎珞。

“谢过殿下。”

兄妹俩再次对着安平行了礼。

安平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对气质文雅的兄妹,随口问了许大公子一句:“你现在在何处读书?”

许大公子看了许明祯一眼,才规规矩矩地作揖答道:“回长公主殿下,现下在家中跟着祖父读书。”

安平见他目光清正,心里觉得这孩子尚可,只是性子偏柔,不够果决。

安平笑着又道:“你祖父可是榜眼出身,这种好事,别人家可轮不到。”

说话的同时,安平不动声色地瞟着许三姑娘,见她目光飘忽不定地揉着帕子,微皱眉头,对于这位许三姑娘暂时不置可否。

许太夫人笑着在一旁道:“前些日子,老太爷还得空,尚有时间指点伦哥儿读书,接下来他忙起来,怕是也顾不着伦哥儿了,我琢磨着还是要找间书院。”

许明祯没否认,显然也是同样的意思。

安平又道:“京城中最好的书院还属国子监,另外,本宫听说善道书院与问津书院也不错。”

以许家的身份,只要许大公子的学问差不多,要进国子监也不难,因此安平也只是点到为止,没再多说。

几人相谈甚欢,小辈们都是乖乖地坐在一旁,当合格的陪客。

闲聊了几句后,许太夫人的目光突然看向了端木绯和许三姑娘,笑道:“你们几个小辈陪着我们也是无趣,玉姐儿,你不如带绯姐儿在府里到处逛逛吧。”

许太夫人也是一片好意,想着等端木绯嫁给慕炎,他们也都是一家人,以后时常会走动,也该让端木绯对府中各处多熟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