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机会(第3/4页)

“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我在想你是怎么拉到JS这个客户的。”曲琮惊了一下,她脱口而出,也是真的刚好想到这里,“我最近在做他们的合同审查书——”

“哦,刚经过他们医院是吧?”元律师也跟着往车窗外看了一眼,她笑了,“JS骆总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去年开始搬到江对面了,以前就在隔邻的办公楼,她经常来找我一起吃午饭的——格兰德的资料你看了多少?”

会闲聊两句,已经代表元律对她很另眼相看了,曲琮也不敢多打听,在心底暗暗羡慕一下元律的交际能力罢了,吐吐舌赶紧交作业,“今年的项目大概都看了一下,因为是没有特定范围的碰头会,没有做深入研究。”

她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来看资料,如果要看得细只能牺牲睡眠时间,没必要为一个只是跟去混经验的例行会议分配太多精力,元律师也没有不满的意思,只是嗯了一声,“都看出什么了?”

这种问题可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想要考察一下律师的综合能力——读文献的能力,解读问题用意的能力,以及临场组织的能力都会被考量,上司想要知道什么,是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权力关系,还是公司本身的运营状况?又或者是公司涉足的高风险区域?曲琮被这样考量过很多次,一般来说惯用的套路是,不管她回答什么,上级律师都会露出哂笑,仿佛在嘲笑她的无知,随后再从容说出这份工作中真正需要注意的点。

这种下马威101无非就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威而已,通过新人的慌张来获取自信,元律师从来不玩这一套,曲琮结结巴巴地说了一些格兰德的业务范围,还有子公司格兰德泰克接下来可能的业务动向,华锦在其中可能获取的新增业务,她听完了只是平静地点点头,“还不错。”

这就是对曲琮能力的认可了,紧接着她问,“关于格兰德,你有什么想问我的?”

曲琮之前就有感觉,这问题让她更确定了一点——虽然例会也不用去太多人,不过这次元黛就带了她一个,极可能之后她会正式加入格兰德的常年法律顾问组,毕竟她现在已经转正了,手里还没个主要项目,这种常年法律顾问的活有一大部分都很琐碎,难度却并不高,很适合由一年级生来负责。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问题要问得慎重一些,她看了看元律师,老板还是和往常一样,美丽又有点儿慵懒,她松弛地半闭着眼睛,不过曲琮可以肯定老板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自己,这也是她随堂抛出的小考验。如果在这种小测验里再三失败的话,就会被视为没有培养价值,然后被抛弃掉。

当然,如果连这是考验都看不出来的话,这种性格是不适合进入律所工作的。

“在格兰德,我们最需要重视的是谁?”

思忖片刻,她还是把这个问题排在第一。而老板的反应也证明她没做错——元律师欣慰地一笑,她望着曲琮的眼神中分明带着赞赏。

“看来你学得确实很快。”她说,“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格兰德集团这几年在亚洲非常活跃,我可以不夸张地告诉你,格兰德泰克贡献了去年我们整个团队30%以上的利润量。对天成来说,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客户,可以这样说,格兰德手里的业务量足以养活一个中等规模的律所,所以你可以想见他们选择和谁签定法律服务合同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了。目前来说,格兰德在亚洲的法律业务都由他们分管亚洲区的法律中心副总监负责,这个人姓纪,纪总监半年在亚洲,半年在格兰德总部,她也是我今天出席例会的原因——上两个月她一直在美国出差,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

纪总监是他还是她?曲琮神情有丝疑惑,元黛看在眼里,她笑了笑。“她同时也是我和简佩在H大读书时的同学,她叫纪荭,是非常少见,能打破海外公司玻璃天花板成为高管的亚裔女性——你从前听说过她的名字吗?”

确实,能在跨国企业做到法务副总监级别,突破的是外籍、亚裔、女性这三重天花板,纪总监一定是非常有能力也非常了不起,感觉可以算是杰出校友那级别的人物了,但曲琮是真的没有听说过她,这也是她和那些名牌毕业生之间的差距——元律师和简律师可以通过留学人脉拿到这么好的业务,她们的后辈也可以轻松地从校友录了解到这些杰出校友的存在,但她对此一无所知。她摇摇头,掩饰着自己的失落,“看来我等会可以近距离瞻仰大神了。”

元律师一直在看着她,好像在称量曲琮的斤两,她笑了笑,“这尊大佛可不好伺候,她要是不满意的话,我也护不住你,你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