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下个日出未曾到来

五年后

【苏鹿】,2020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品州女孩王惠仙像所有宫廷大戏的女主角一样,出身贫贱,因王的宠爱一夜间被册立为蕙妃。一春之间游雁传书,青丝勒马。王为她制的桃花纸洒金笺在都城风靡一时,成为文人豪客的馈赠珍品。

后来她经历了后宫倾轧,王朝覆灭。她的眼睛变得丝毫没有神采,她沦为蓬头垢面的娼妓。她在路边摆摊两块钱贩卖着王给她的情诗,两块钱您买不了吃亏,两块钱您买不了上当。她已经变成了桌上鲜嫩可口的炭烧鸽,忘记了她神采奕奕的表情,忘记了她曾经在皇城的秋千上展翅像一只飞鸟。

这是我少年时期听过的最恐怖的故事之一。

从纽约艺术学院毕业回国之后,我供职于一家教育机构——对,就是那种网上到处贴广告的留学中介机构。他们雇用我的原因可能是拿我当了个活广告,以及我听起来还算美式的英语。

有时候放年假我会出去走走,想去京城看看江琴又懒得准备防毒面具。后来林家鸿在人人上找到我邀请我去他那儿玩耍。听说他家里调查了一阵,后来没事儿。现在在南方的什么县城当乡长,当选了十佳青年,年度优秀部门,中国好儿子等各项奖励。

坐高铁到了绍兴,然后大巴开到旅游乡镇,公交慢得令人发指。乡下的小孩坐在卡车厢后面打架,天和西雅图一样阴。雨噼噼啪啪地敲在铁皮上,水稻疯长,一年三季。挑拣着臭鱼的农夫蹲在鱼棚里,一帧一帧地闪过去。四面八方渐渐升起瘴气,潭水千丈见底,令人目眩神迷。

乡政府立在宏成电器和没有名字的老药铺子中间,贴着白花花的小瓷砖,很好认。走进去整个大厅都有潮湿发霉的气味儿。林家鸿的办公室里挂着画,写意山水,落款歪歪扭扭,用金框裱的高高的,下水道的气味渗进家具里,变成星星点点的污渍。

“这是谁的画?”我站在巨大的办公桌前面,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和乡长搭讪。他的脸和所有的青年干部一样,肌肉有些板结,眼袋有些水肿,眼珠时不时偷窥似的瞟你一眼。他的印堂上泛出油光,五年后发胖,十年后发福,一眼就能看到底。藏青色的西装里打着暗红色的领带,桌上摆着水晶的天鹅镇纸。所有人都说留学回来的人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都是假的,都是矫情。

“省长送的。”他放下笔,看都不看,站起身来。“走吧,吃饭去。穷乡僻壤也没什么好饭店招待你——但至少能比美国稍微强点儿。”

我在认识林家鸿七年后来到这个小镇。命运爱开玩笑。如果不是我恰好在人人上给他点了个赞,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想到对方。到处都是雾霾,我心情不好,所以不会想到任何人。小时候空旷光亮的阳光已经变得乌涂涂的,好像是地沟油从漏斗里一滴一滴地渗下来。曾经说好一起去的北京我后来只去过一次。蚵仔煎比美国的好吃,但却再也找不到梁超了。红墙下拆洗油烟机的叫喊悠远而悲怆,锣鼓一声十年酒醒。江琴先后给了我四个不同的电话,打过去都是空号。有一次机会和某个杂志的模特儿们一起吃饭,提起玛丽莲来北京当了模特,一桌的人都闷声不响。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姑娘咽下满嘴的哈根达斯,皱着眉头懒洋洋地回答,“没听说过。”

没人听说过,这很正常。餐厅的转盘转起来了,龙虾摆在正中央,大闸蟹精桂鱼精海参精,张牙舞爪,一盘盘地晃过去。雨声渐暗,海鲜剥了皮的腥味儿遇水发酵,渗进红花黄边的墙纸上,乡长的领带里,龙虾盘子旁行将枯萎的玫瑰花里,五粮液和中华烟的气味儿四处流淌。

“陆所和我是老朋友,得有三年没见了吧?”坐在我对面的那人四五十岁,大腹便便,肌肉因常年堆着笑而掩盖住满脸厌倦的神色,马上就要跟着烟味儿流淌成一摊水。“来,陆所,我敬你一杯。”

两个人推杯换盏之后,那中年人不耐烦地拍了拍桌子,“这都多长时间了?服务员?怎么还不上菜?”

“这几年工作忙,干什么都没时间。”被称为陆所的中年男人气定神闲地掸了掸烟灰,在烟雾里眯起眼睛。服务员从门外小跑进来,点头哈腰,不断地道歉。包间里窗户开了一半,春风吹进来,吹得人两鬓生凉。被切了一半的龙虾在大盘子里蹬腿,腹肉在所长的嘴里,螯在林家鸿的筷子上。清蒸鱼直愣愣地瞪着大眼睛,满桌妖气四溢。窗外雨气嘈杂,春草深不见底,开卡车的和拉马车的互相挥着拳头,声嘶力竭地叫喊。林家鸿在四面八方草长莺飞的妖气里正襟危坐,“我来介绍一下我的老朋友,”他接过下属递给他的一根烟,“苏鹿,美国回来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