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3/5页)

老太太对于第四代的娃,发挥的就是霸道式的宠宠宠的行为。

简直就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金银玉器,绫罗绸缎,除了金之外,几乎是成箱成箱的送的。

这些东西,老太太的库房中,铺尘的有好几大箱子,都是她一辈子收到的礼。

用老太太的话就是,他们家的娃,都是好娃,根正苗红,长不歪。

看最年长的两个懂事的姐姐,就知道,在赵家那样的烂泥土中,还能长得端正,更何况在许家!

见识过赵簪和赵瓒两位榜样姐姐的教育之后,老太太就更加放心了。

有她们两个做榜样,孩子们歪不了。

送给了狼儿媳妇几大箱的银子,让她转交给太后,帮忙挑选适合娃们的老师之后,她就彻底的放开手了。

老太太信奉的是全能发展。

除了琴棋书画女红厨艺外,只要是孙女想学的东西,她都不拦着。就连骑射雕刻、经商管理、抑或是种花种菜,只要娃们有兴趣,她都全力支持。

当然,对于最后喜欢那一项的孙女们,她是最喜欢的。

因为这个老师就是她。

好为人师的老太太高兴得很呢,因为她用了五年的时间,教出了七个高明的徒弟,没错,老太太的七个曾孙女,都喜欢和她一起种田种地,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她高兴的事情了。

看着娃们在她的教养下,越长越好,老太太的心情是骄傲的,满意的。

可是,老太太没有想到,自家长好的白菜,居然被一只猪盯上了。

而看上白菜的“猪”,小和帝,此时正在和唯一留在京城的男丁,许诚联络感情。

没法,看上了人家的闺女,总是得低三下气一下。

他也想好好娶个婆娘生个娃了。

没错,这么多年来,皇帝陛下的膝下依然还是空虚,如果不是后宫时不时有人怀孕,都有人怀疑皇帝陛下是不是出问题了。

只是,可惜的是,和帝的孩子,没有一个能顺利出生的,可见他后宫的争斗有多可怕了。

当然,其中有太后和他,在没有波及到自身并且局势能控制的前提下,都没有下狠手管的关系。

可是,空闲下来之后,想要考虑人生大事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孩子都没有的他,是该时候整顿一下后宫了。

已经乱到一定程度的后宫,却太后和皇帝都有些无从下手了。

当年为了维护政权,做出妥协广纳后宫的后遗症冒出来了。

每位妃嫔身后都代表着一派的实力,虽然他已经大权在握了,可是痛快的一刀切的话,后果也很严重。

特别是现在各方面都在稳步发展,皇帝除了总领之外就没有任何事情的时候,后宫看准时机争宠,就更乱了。

皇后借助贤良淑德的风范,拉的一手好仇恨,而其他的妃嫔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合纵连横之下,后宫大戏每天都上演,简直让太后和他目不接暇。

这种残酷的互相伤害之后,现在后宫还能生孩子的妃嫔,几乎没有了。

终于发现事情大发的太后和皇帝:……

皇帝看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许家第四代的长者赵簪。

她的母亲现在可是不得了,出海五年,混的最好的就是这位女中豪杰了,她现在已经是發国的皇后了,总领一国所有军政,手上有着一支十万人数的精锐海军。

和她的新丈夫,爱好花草以及绘画艺术,毕生愿望就是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的路易陛下相处得非常甜蜜。

从那位陛下给和帝写的,例行交往国书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海上的战争还在继续,那位陛下早就急不及待的想来大历,学习先进的艺术文化和见一见他的两个素未谋面的妻子口中的可爱的女儿了!

五年时间改变了太多,特别是皇帝,权利到底有多么能腐蚀一个人的性格,谁都不知道。

反正太后即使再宠儿子,也发现了自家儿子开始飘起来,长期掌控权利的自大虚荣开始在他身上开始浮现。

是时候让他认清一下事实了。

自从老太太开口打破了僵局之后,他就成了大权在握的皇帝,再加上五年来,许家人外面、里面不停的帮忙之下,他的皇位更加稳固了。

除了还没有儿女之外,什么遗憾都没有。

然而这个蠢儿子继承了他老子、爷爷、曾爷爷的眼光,看媳妇的眼光不错。

虽然带着功利的眼光,也不得不说,他挑中许珊的长女赵簪,绝对是眼光独到!

那个闺女,除了不能当皇后,纳进来做下一任继承人的母亲,绝对是赚到了。老太太亲手调教的闺女,差不了。

加上许家一家的忠心耿耿,有什么比让能代表發国掌权者许珊、许家、还有赵丞相的赵簪,更适合诞下大历的下一任继承者?

知道儿子的打算后,太后当然举双手赞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