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2/3页)
两分钟后,“友军”到达“战场”。
方立安跟众多叔伯婶娘打了招呼后,便开始埋身于稻田,头顶草帽,脖子上挂一条毛巾,十分地道的农民打扮。即便多年不曾下地干活,抄起家伙来还是一样的熟练利索。
周庄村早就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家家户户各种各的,老周家也不例外。因为家里多了一个壮劳力,今天的抢收进度明显快了许多。
趁着天亮把稻谷运去打谷场,回到家时,周老头已经把饭做好了。
方立安打了盆井水,囫囵擦了擦身子,重新找了件T恤穿上,才来到堂屋吃饭。
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子在灶房,这是农村的习俗。桌上没人动筷子,都在等她。
“快吃快吃,饿坏了吧,家里只有年根剩下的一点腊肉,我全炒了。”周老头这话明显是对方立安说的。
方立安一边答应一边嚷嚷道,“哎,都吃,大家都吃啊。”干了一下午的活,她确实又累又饿,“娘和大嫂也过来吃吧,忙了一天。”
向红梅端着碗从灶房出来,也不坐下,只道,“你吃你的,别管我们,你大嫂还要看两个小的。”
方立安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她们的想法,客气完了,也不再劝,自顾自地吃起来。
周老头还专门拿了一瓶招待她,“来,大根、大柱、二柱,陪老头子喝几杯。”
方立安也不推辞,祖孙三代就着花生米喝开了。
酒足饭饱,除了乘凉,也没别的事,方立安口袋里踹了两包烟,跟在大柱身后去了李水根家。
如今,李水根早已退居幕后,村长换成了他的大儿子李宝俊。李宝俊为人处世很像李水根,公允可靠,听说当年的选举是村民们一致通过的。
多年未见,少不得一顿寒暄,方立安道明来意后,李宝俊一丝犹豫也无直接让她把自行车推回家。
之前在饭桌上就说好,明天向红梅跟她一起去县城,当天去当天回,耽误的活计,等他们俩回来就给补上。
晚上睡觉前,方立安把带回来的礼物分分,大人小孩都有,都是些简单的衣服、裤子、凉鞋,质量一般,款式一般,不值什么钱。
但还是那句话,放到农村,就是难得。所以,一大家子都很高兴,这回真的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发自内心的欢迎二叔回家。
第二天,天蒙蒙亮,下地的下地,去县城的去县城。周老太坐在车后座,向红梅扶着她,方立安在前面推车。
也是巧了,路上遇到之前那个开拖拉机的老乡,即便方立安没穿军装,人家也一眼就把她认了出来。
为什么?十里八乡哪个后生背有她挺?哪个后生脸有她俊?
老乡见他们带着周老太,一路不易,便真诚相邀,“来,叔载你们去县城,快当。”
一回生二回熟,方立安也不客气,把老太太抱到驾驶座后面的空地,找个东西让她抓好,自己骑自行车载向红梅直奔县城。
有了老乡的拖拉机帮忙,他们比原计划早到了不少。热情淳朴的老乡不仅帮她们把周老太送到医院门口,还说好下午两点过来,到时候他们要是好了,就再帮他们把人带回去。
方立安不禁感叹:好人啊!
时间还不到十点,方立安去挂了号,医院的人不多,医生那里也不是很忙,很快便轮到周老太。
周老太的情况不好不坏,最开始治的草率,那所谓的土方子几乎没什么作用。骨头一直断着,又没消炎,不疼才怪。
医生先给正骨,然后上了夹板,开了药。让外敷内服两星期,到时候如果不疼了,就不用再吃药,再过一个月,夹板就能拆了。
方立安闻言松了口气,要是再严重点,就要打石膏了。大夏天的,打石膏约等于活受罪。
等这边处理好,才十一点出头,她又带向红梅和周老太去医院食堂吃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婆媳两吃的满嘴流油。
吃完饭,方立安把盘子收拾了,让她们在这里坐着等自己,她出去买点东西。厕所就在旁边,要去的话,喊人帮个忙。
她骑自行车去县城的百货商店,打算买点营养品,老人家养病,总得吃点好的。看家里的情况,估计自己平时寄回来的钱都被周老头攒了起来。早该想到的,过惯了穷日子,但凡有点钱都要存着。
方立安的目标很明确,买了一罐麦乳精、一罐奶粉,称了两袋苹果。麦乳精是给周老头补营养的,奶粉是给周老太补钙的,苹果一袋给周老头、周老太,另一袋是给开拖拉机的老乡的谢礼。
等她回到医院食堂,时间才过去半小时多一点。
向红梅看她拎着左一罐右一罐,左一袋又一袋,也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自己的份。
方立安见她眼睛都盯上面来了,真担心她用眼神把袋子灼个洞。想了想,拿出两个苹果在衣服上简单擦了擦,给了她和周老太一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