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正魔之争(十六)(第2/3页)

皇帝寡情,并不爱惜百姓,只听说延误工时,到底不悦,因此很是处置了一些官员。石慧便趁机举荐一些耿直官员及各门阀中的一些年轻公子。当年石慧虽然只收了宋师道和李建成入门下,但以宇文成都为首的少年公子也时常上门求教,算的半个门生。

石慧出手大方,便不是亲传弟子,若进步大的也时常有厚赠,或武功秘籍,或失传的书册等,故此引得许多年轻子弟上门求教。因门庭若市,石慧干脆开了一院子,置藏书阁,除却每月初三亲临,平日这些年轻人也可千万或以文会友,或比武切磋。

各大世家得了实际好处,自不会有异议。却不知道石慧之所以不将这些孩子收入门下,新立宗门,只广而教化,不过是麻痹门阀世家罢了。

上门求教的人都是年轻人,尤其以二十岁下的年轻人为主,这些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石慧便是将一些思想夹带其中,弱化他们对门阀的忠心,加强大局观。门阀弟子自小受教家族,所接受的思想都是维系家族利益,石慧却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推行大义。

借着皇帝信任,举荐这些年轻人入朝,虽然年轻,却锐意革新。石慧是女子,自己又不如朝堂为官,夺取他们的权利,还大方的指点各家年轻子弟,加以举荐。世家阀门见了自然不会将她视为敌人,只当人家大宗师追求的道如此,在效仿那有教无类,弟子三千的圣人罢了。

这些年轻人接受了新的思想,又受官场和家族阴暗面污染较少,如此被推了出去,等于脱离了家族全方面的管束。便是家族安排人更随,对自家孩子总不会防贼一般。然他们大约不会知道欣慰自家孩子成才的时候,孩子们有一日会成为他们无法掌控的雄鹰。

大运河的工事处置了许多借机中饱私囊的官员,查抄了贪官污吏,新去的官员大多是带着理想的士族子弟一时半会还没有那般心黑,故此各地苛捐杂税得以控制甚至减少。石慧又暗中将自己养着的匠人送到这些孩子手下,教导他们合理利用民力以及善用工具。如此不过数月,大运河工时没有丝毫延误还有加速,役夫的伤亡也迅速减少。

皇帝得到奏报,对石慧越发推崇,他喜爱享乐,有时候为了不耽误自己享乐,便时常拿朝务咨询。石慧每次都会给予恰到其份的建议,却始终不曾直接插手。皇帝满意的同时,也越加信任。

唯有越国公杨素原是皇帝面前第一宠臣颇有不满,但皇帝行事独断,并不理会。越国公没来得及对付石慧这个搅局者,自己就先一病呜呼了。他的子嗣没有杨素的手段,却又行事嚣张,杨素一死,杨门便被各大世家瓜分殆尽了。

石慧趁机将晒盐法献给皇帝,在沿海开设盐场。通过盐场的收益来缓解大运河工时所需银钱,希望以此减少百姓的苛捐杂税。只是到底其中少不得被世家门阀分一杯羹。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概莫如此。

然因着石慧的努力,到底没有因着运河工时动摇国本民心,而运河一旦开通,其中益处亦是可见的。

“昭拜见老师!”这日皇帝请了石慧入宫,不妨在路上却遇到了太子杨昭。

“太子刚见过陛下?”石慧见太子眉头紧凑,“莫非是挨了骂不成?”

太子杨昭武年二十六,文武双全,加之生性谦和,是个翩翩公子,颇有几分当年刘据的风采。难得与奢侈享受的皇帝和皇后不同,杨昭生活非常节俭朴素。皇帝登基前为了讨好先帝先皇后倒是装的极为朴素。只是如今帝后都爱奢侈,太子的朴素显然不是为了讨好帝后,只是生性如此。

大业二年,杨昭生了一场大病,太医都说熬不过去了,恰好那时宇文家推荐石慧入宫为皇帝治病,皇后萧氏便求了她医治太子。太子病好之后,皇后时常令太子到石慧面前求教,故此两人也有些师徒之名,只身份缘故算不得亲传弟子。

太子对石慧这个救过性命,又博学多才的老师很是敬重。听到石慧问话,叹息道:“父皇欲游江都令唐国公李渊三个月内造成晋阳宫。”

“三个月?看来唐国公是得罪人了。”

“听闻唐公世子是老师爱徒,老师——”太子欲言又止。

“若只是建一座晋阳宫便也罢了,只怕陛下要的不止这一处晋阳宫。”

杨昭点了点头,他性子谦和,又不像皇帝大权在握,小觑天下之人。如何不知道民心的重要,如何看不到许多人想夺这天下:“昭虽有意劝诫一二,只是父皇这会儿听了宇文大人之言,怕是听不进去了。”

石慧心中一动,知太子是告诉他唆使皇帝下建造行宫,趁机排除异己,便轻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太子也不用太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