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瘟疫(第2/2页)

望着刘温昌离去的背影,沈凤璋摩挲了一下书案上尚未呈上去的奏章,长长吐出一口气。真要算起来,平衡寒门和世家也是沈隽将来会做的,她抢沈隽的活也不是第一次了。

沈凤璋虽然下定了决心,但驻北军的情况也不是那么好查的。如今是十一月,她预计到年末的时候,刘温昌那边可能会有结果。

……

快到年底的时候,沈凤璋果然听到了刘温昌汇报的消息。

尚未听完刘温昌的汇报,沈凤璋脸上神情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十二月的天,寒冬腊雪,她待在建康,已经觉得天冷得厉害。何况是那些在北边的士兵们。

驻北军是对抗北边的重要力量,每到冬季,大批大批的棉服都会送过去,里面装着的都是蓬松的棉絮!

但刘温昌方才说什么?!

“郎主,驻北军发下来的棉服,里面塞的都是稻草柳絮。”

沈凤璋怒不可遏,简直要被气笑了。柳絮?那帮人还真是用心啊,春天的时候收集柳絮,等冬天一到,再拿出来换上去。

她深呼吸两下,心里的怒火翻腾成一股冷意,出口时的声音冷得能冻住雨水。

“继续去查!”连棉服里的棉絮都能被他们想法子替换出来,她就不信,其他物资会逃过一劫!

就在沈凤璋一心想对付驻北军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大事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

南边起瘟疫了!

最初只是村子里有个村民上山,不小心染了瘴气。这些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对瘴气并不陌生。他们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老方子给中了瘴气的村民治病。

哪想到,以往灵验有效的方子,这回竟然失了效!染上瘴气的村民没到第三天就一口气上不来,一命呜呼了。

紧接着,这户人家其他人也开始发热、动血生风,剧烈吐泻。村里人起初没当回事,一直到这户人家全家都死绝了,才陡然心寒,发现不对。

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村子里的人进进出出,早已将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疫病带到了邻近的村子里,带到镇上。

禀报疫病的奏章摆到当今至尊案头时,这场时疫已经占领大半个郡了!

沈凤璋知晓这个消息后,愣了一下。

那个受时疫影响的郡,不是别的,正好叫做义安!就是沈隽带兵驻扎的地方。

说实话,发现沈隽屯兵之地起瘟疫,沈凤璋真心想叹气。沈隽这都是什么运气。他精心养着手下那些兵,然而军营里人流密集,一旦有人染上时疫,大半个军队可能都会受损。

好在,沈凤璋仔细了解了一下。沈隽在发现起瘟疫之后,反应非常快,当即派人围住中招的那几个县,不许进出,同时将手下的士兵转移了地方,安排在仅剩的,尚未被时疫感染的县里。擅自转移屯兵之地,这当然是违反规定的,不过这个时候,事权从急,朝廷也顾不上惩罚沈隽。

朝廷现在争论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这场时疫!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让医师们抓紧时间,研制住针对时疫的药方,好彻底控制瘟疫。”

“林大人,谁不知道现在药方最重要!问题是,怎么研发?!义安郡传来的消息,那边的医师门医术不够,根本控制不住疫病。”反驳的大臣转身,朝坐在龙椅上的当今至尊开口道:“陛下,如今只能派太医令、太医丞等亲自前往疫区,根据疫病研发才是。而且,据臣所知,疫区的药材消耗巨大,如今已是入不敷出,朝廷恐怕还要运送药材进疫区才行。”

当今至尊轻轻颔首,“权卿所言有理。”他环视了一遍在场众人,点了太医令的名字,将带人前往疫区重新拟定药方的任务交给他。

交代完研发药方这件事,当今至尊也没忘记还有运送药材一事。

这些药材,对于疫区来说,就是救命的东西,极为重要。他需要找个稳妥的人负责押送药材。而且,不仅是押送,此人同时也将会是朝廷派出去,救治疫区的使者,将会和太医们留在疫区,处理救治疫区之时。

“众卿家,可有谁愿意前往疫区救灾?拯救黎民百姓?”

方才各抒己见,争执不休,热热闹闹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垂首而立,默不作声。

太医令、太医丞他们是没办法,不得不去。他们能不去,谁会想着主动去。这次疫病来势汹汹,连救治的办法都没有,疫病可不会管你什么身份,万一去了,染上疫病怎么办?!

这时候站出来,确实能在当今至尊心里留个好印象。但再好的印象,连命都没了,还有什么用!

就在众人沉默不已之时,有人往前跨了一步。

“陛下,臣愿领命前往义安。”